□唐晓堃(重庆)
立秋后,重庆的酷热还没有真正褪去,我带着家人来到贵州桐梓县九坝镇避暑,感受这里的清凉,也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
刚到这里就碰上传统“七夕”节。我们穿过一片森林,从九坝印象到十里云湖,去参加“七夕”百家宴会,现场人头攒动,节日气氛热烈:玫瑰花、无人机巡拍、云湖酱香型白酒、知名主持及抽奖……业主们陆续来到现场,一边欣赏主持人搞活动,一边有序入席就座,一道道菜肴上来了,为了应节日的气氛,每桌还上了一束玫瑰花,气氛顿时炸裂,不论是年老的夫妇,还是年轻的夫妻,大家都端起了十里云湖定制的酱香酒,彼此庆贺,彼此祝福!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好一幅初秋乡村幸福和美图。
除了去十里云湖,每天或早或晚,九坝印象是要去逛逛的。它是这里较早建设并完善的一个康养避暑小区,离我们住的高岗村雪山居约200米。一幢幢避暑房依山而建,路面显得高低起伏,爬坡上坎不在话下。我们选择了小区后方的路,一直往上走,很宽的一条蜿蜒盘旋上山的水泥大道,路旁是一列列整齐的松柏,越往上,空气越清新,呼吸也越顺畅,我们选择了一条小道,走捷径上山,山路陡峭起来,好在一直慢步向前,大家都没感到累和喘气。
路上,看到不少握着拐杖的老者也一步一步往陡峭的山顶登去,莫非山顶确有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我做了一个深呼吸,一口气登到了山顶,原以为美景就在眼前,没想到是一块约30平方米的空地,大概是要建一座观景台而未建的情形,周围还长满了影响远眺的藤蔓植物,已有大人和小孩在此席地小憩,或谈天,或留影,来来往往的长者、青年,无不面带微笑,心中充满喜乐……我想,他们或许更在乎爬山的过程,一路欣赏松林美景的惬意,至于山顶的风光,自然是美丽,令人向往的,但究竟有多美,多迷人,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
在九坝避暑,学习和玩可以兼顾,生活不会感到单调。今日的任务是去老九坝山堡社区,了解并感受那里的发展情况。在九坝镇街上乘201公交车约20分钟就到了九坝顺山府,一路蜿蜒盘旋,风景如画,感觉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我们一行去观瞻了娄山观大捷陈列馆,这里曾是娄山关大捷的指挥部,陈列馆里还保存着当年红军简朴的生活用品,看后令人感慨,深感在此避暑还能接受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追寻缅怀革命先辈,不觉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山堡社区,一幢幢避暑房拔地而起,顺山府、香桂园等康养小区,夏秋季节入住率相当高,这里人口密集,街市繁华,尤其每晚上演的“村晚”,作为百姓大舞台,得到央视的报道和推介,可谓独树一帜,成为贵州文旅的一大特色品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九坝镇下街的令坝康养园也是我们必去的地方,进门往里走,处处可见曾经打造的痕迹,亦可见正在建造,抑或是增建的梓林山水生态园。一个湖,显然是人工造的,来回一圈就是一公里,宽宽的水上木质步道,附加一侧的水上餐厅,看上去挺有地方特色。曾经打造的两道文化长廊,能想象当时的人流量一定不小。而如今,投资者再次看好这里的商机,从建设的场地看,主要是增加娱乐设施及商铺。游客一来,看到一池清水,还有零星的垂钓者,加上周围有山倒映于池的幽静环境,整体感受定会不错。我在步道上走了一圈又一圈,发现池里有活鱼,也有死鱼的影子,原来水质并不好,难怪一垂钓者感慨道:“这鱼确实太难钓了!听说有好几斤一条的鱼,就是钓不上来。”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净化这里的水,让一池水活起来,其他的都会欣欣向荣。
离开这里时,我看到了一座名叫《母爱》的雕塑,让我更看到了这里的希望……离我们避暑的雪山居3公里,来时乘车,返回时步行,撑着太阳伞,一路看风景,也体验这里的风土民情。山上、地里几乎种植的都是玉米和烤烟,好不容易看到一块稻田,面积不到50平方米,这也不足为奇,毕竟山有山的长处,土有土的价值。这并不影响村民一日三餐都是大白米饭,日子依然过得知足而随性。
回到避暑的雪山居,我喜欢站在三楼阳台上远眺对面的大山和村庄,还有我常去的九坝印象和十里云湖。那里连绵起伏的青山,那里如诗如画的湖水,都让我沉醉,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