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杨铌紫实习生李思宇
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1月17日,市总工会发布消息称,重庆将构建职工创新全周期服务机制,推进职工创新能力培养、创新项目支持、创新成果服务、创新收益分配4项重点任务,打造多跨协同创新工作链。
据介绍,职工创新全周期服务机制核心内容是构建“4+1+1”创新闭环工作机制,“4”即系统推进职工创新能力培养、创新项目支持、创新成果服务、创新收益分配4项重点任务,打造多跨协同创新工作链;第一个“1”即打造1个“渝工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集成创新要素;第二个“1”即打造1个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推动创新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从而营造“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职工创新生态。
市总工会提出,到2025年底,职工创新全周期服务机制基本形成,“渝工创新”数字化平台正式运行,每万名职工“五小”创新成果拥有量达30件,支持职工技术攻关创新项目200项。
接下来,市总工会将完善职工创新能力多跨联动培养机制,构建知识图谱“数据库”;搭建创新技能“工具箱”,打造“云课库”,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学习、提升技能;开办创新方法“训练营”,组织行业专家、劳模工匠定期分享创新经验,帮助职工拓宽创新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市总工会支持劳模和工匠创新攻关项目,采取“揭榜挂帅”“立项攻关”等方式,每年竞争性选择30个创新攻关项目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的专项补助;每年发布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十大创新攻关成果,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支持职工“五小”创新项目,每年竞争性选择200个职工“五小”创新项目,给予1—5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探索创新项目工会补助经费“包干制”,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CopyRight 2009-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渝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