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引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具有重要意义。邮亭镇坚持党建引领,本着遵循市场规律和群众意愿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形态变革,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与效益,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群众共富摸索出一条新路子。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组织根基,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力。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在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领航者”和“主心骨”的核心角色,通过强化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破解农村发展中“散、弱、乱”等痛点,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能。邮亭镇始终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全过程各环节,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推进“大丰大足·共享共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抓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强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引领。一是以党建融产业提治理效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发展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共富作为村级党组织重要责任,要求村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党的组织功能作用,把握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重点打造“稻+”产业功能型党支部,整合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家、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34人,丰富党支部人才结构,实现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二是以人才强班子提带富本领。从邮亭商会、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择优选拔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目前有外出务工经商经历的12名,有本土大学毕业生64名,占村“两委”成员比重67%,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优势互补的干部队伍格局。开展脱贫攻坚、产业致富、互联网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训26场,全面提升干部的带富能力和履职本领。三是以联动强服务促群众转型。利用驻村、下沉等帮扶机制,选优配强人才队伍,提高党组织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治理能力和执行力。成立“大学+公司+产业服务中心”的技术指导服务专班,开设技术支援专线,选派技术骨干“包村联户”。积极选树懂农业、爱农业的种养大户,通过“集体+大户+散户”的逐级带动模式,让广大群众从“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
二、聚焦特色产业,优化要素配置,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发展是农村新型集体生存、发展与发挥功能的“核心引擎”,只有产业兴旺,新型集体才能从“松散合作”走向“紧密共同体”,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邮亭镇优化整合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资源,立足种养两条主线,力求田有优质稻鱼、土有鲜食葛根。形成了一批有“邮亭”辨识度的特色产业。一是发展“稻+”土鲫鱼产业。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实“邮亭鲫鱼邮亭产”,积极推动邮亭鲫鱼产业化,全镇稻渔共生面积达3000亩,辐射带动115户群众,平均亩产土鲫鱼110斤、稻谷1000斤,亩均产值2400元,实现“稻鱼双千”。二是发展鲜食葛根种植。以符合非粮化政策为前提,以提高农业亩均产值为出发点,以种植为基础,加强种植养殖消费联动,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促进“葛根+鱼”“葛根+羊”融合发展。全镇鲜食葛根种植达1000亩,带动4户种植大户与95户普通农户,亩均产值7500元。三是完善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上游葛根种植、中游富葛生态鱼养殖、下游特色农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链。集体经济组织做到七统一:统一选定产品、统一资金筹措、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过程管理、统一产品销售,农户只需做到三到位:农户土地入股到位、入股土地反包到位、农户接受统一生产经营调度到位。
三、创新运营机制,拓展市场空间,增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有效的运营机制和市场渠道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运营机制通过规范权责、优化分配、降低风险,确保集体经济“跑得稳”;市场渠道通过对接需求、实现价值、提升溢价,确保集体经济“活得好”。邮亭镇统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发展,厘清产权量化和权责划分,积极开发市场,通过农村电商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一是加强市场化运营。实现镇级供销社统筹提供生产服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实行集团公司化运营,群众实行车间承包式生产。强化供销社服务功能,提供农资统购、技术培训、品牌营销等专业化服务。推行企业化运营模式,17个股份经济联合社注册市场化运营主体,立足葛根特色产业,开展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经营项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强化新媒体营销。争取资金15万元,鼓励学堂村、烈火村等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电商网店、开展直播带货,培养电商人才20余人,着力打造种植大户个人IP,帮助挖掘包装本地农村产品,助力完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业务流程,实现电商销售收入300余万元。通过邮亭官方公众号、视频号,将鱼苗来源、饲料投喂、加工等全程进行直播,进一步助推农产品宣传。三是打造特色化品牌。注册“邮亭鱼田米”品牌,发展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体验”的全链发展,实现种养消联动发展。打造邮亭鲫鱼IP,讲好邮亭鱼故事,联合“刘三姐鲫鱼”“陈鲫鱼”“温家肥肠鱼”等推出“富葛邮亭鲫鱼”“富葛邮亭肥肠鱼”菜品,创响品牌,帮助产品提升附加值。
邮亭镇的实践表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推动村党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深度融合,组织党员在技术攻关、市场对接、矛盾调解等环节亮身份、当先锋,确保党组织成为凝聚农户、推动发展的“主心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基础,精准培育“稻+”“葛根+”特色产业,联合本地企业开发鲫鱼调味料、辣椒酱,推出预制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须用好改革创新这个重要法宝,发展休闲垂钓、农事体验,推动从生产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融合,搭建区块链溯源平台,消费者扫码可追溯“稻田到餐桌”全链条信息,形成“文化赋能+科技验证+体验增值”的品牌生态闭环。
邮亭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赋能与融合发展多轮驱动,积极探索以特色产业助推群众共富的有效路径,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辨识度的高端优质农特产品,带动就业增收成效显著。下一步,邮亭镇将围绕“提质效、扩规模、强品牌”目标,推动葛根、“稻鱼”等特色产业全链拓展,打造邮亭特色品牌,构建留守群众积极参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农文旅商相协同的新格局,全面深化强农带农富农,努力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形态与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相适应的变革。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邮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