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赋能社会经济,释放三大效应
重庆物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公路物流枢纽的投用,未来不仅将赋能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还能释放三大效应。
第一个效应是提升公路集疏运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该枢纽能够容纳300-500家公路运输企业同时入驻,形成以公路运输为核心的规模化集疏运能力。枢纽内丰富的物流供应商资源,通过重庆物流集团搭建的“公路集疏运平台系统”,实现货、车、仓精准匹配。
货物进入枢纽后,可通过线上平台快速匹配各家物流供应商的闲置运力,形成以落地配、区域零担运输、专线运输、集装箱运输等物流服务为核心的公路集疏运能力,实现货物通过公路运输高效集散到重庆各大区县及全国各地,预计可减少车辆空驶率20%以上,缩短货物周转时间15%,直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同时,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集约化的运营模式,将有效改变公路运输中呈现的“小、散、乱”的局面,化零为整,积少成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服务,为中小企业解决“物流难、物流贵”等问题,让公路运输高效服务于“33618”制造业,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第二个效应是完善公路集疏运网络,强化西部枢纽功能。该枢纽是衔接国际物流通道与重庆公路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枢纽通过对物流资源进行规模化、智能化的重组,实现公路运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大通道无缝对接,形成“公路+铁路+海运”多式联运无缝衔接;同时,枢纽与各区县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末端配送的互联互通,构建“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同城配送”公路运输网络。
这一“内外联动”格局将显著提升重庆与川、黔、陕等周边省市的互联互通能力,形成覆盖全重庆的公路集疏运网络,巩固重庆作为西部物流枢纽的核心地位。
第三个效应则是赋能公路集疏运绿色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该枢纽园区在规划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一座兆瓦级重卡超充站正在建设中,为发展新能源电动重卡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功能配套,满足车辆停靠、维修、充电以及驾驶员的食宿需求,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此外,园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实现对货物、车辆及人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安全性。通过以上措施,重庆公路物流枢纽将成为推动区域公路集疏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深化公路集疏运智慧升级,服务国家战略
“重庆公路物流枢纽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物流园区,更是实现重庆公路集疏运体系,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的重要战略支点。”重庆公路物流枢纽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该枢纽将是重庆物流集团继中欧班列(渝新欧)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平台、双福和观农贸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平台之后的又一重大平台项目,其目的是发挥重庆物流集团在物流场站资源、物流运营网络、公路运输组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搭建重庆公路物流生态圈,为公路干线落地配、区域零担、省际干线发运、城市配送等企业及从业者提供更加高效、集约的发展环境,提升公路物流行业共同分拣、共同配送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助推重庆现代化集疏运体系的建设。
整个枢纽占地面积近600亩,相当于5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规模宏大、布局科学,未来,重庆公路物流枢纽将以智能公路集疏运平台为“智慧大脑”,集成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公路集疏运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可预警。
其中,供应链仓储区,将通过深度集成智能仓储管理系统(WMS)与供应链平台,确保货物从入库到出库的全链路精准管理,提供优质的仓配一体化服务,实现仓储与公路运输的高效对接;区域零担区、落地配功能区、共同分拣区,实现公路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快速装配与集散,提升城市末端配送服务的质效;集装箱货物集散区,提供集装箱堆存、掏换箱等,无缝衔接公路与铁、水、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打造高效的多式联运中转服务;干线发运功能区,以专线服务,通过覆盖全国的高速路网,强化公路运输多线路高频次发运的优势,保障货物准时直达、畅通无碍,形成辐射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公路集疏运网络;综合配套功能区,为入驻的公路运输企业及驾驶员提供商务办公、车辆停靠、维修、充电、餐饮住宿等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