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自动收割水稻。梁平报记者熊伟摄
□梁平报记者郑君兴
“只需轻点手机APP,就能轻松操控无人驾驶收割机自动完成水稻收割,省时又省力。”近日,梁平区明达镇红八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张开“铁臂”,在稻浪中来回行驶。金黄的稻谷被“吞”进肚里,尾部不断飞出的碎秸秆“展示”着收割效率,只留下一行行整齐的稻茬。
据了解,该无人驾驶收割机由重庆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与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试点,是梁平区引入的首台无人驾驶收割机。
该设备在物联网和北斗导航等高科技的加持下,只需 一个手机APP便可实现远程操控:收割时提前在应用端确定好待作业粮田的范围,设置好前行轨迹和行进速度,收割机上的控制系统接收到操作指令后,便能驱动方向盘和操纵杆,按照设定路线进行收割,实现全自动行走、收割、脱粒。
“无人驾驶收割机顶上有2个蘑菇状天线,可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实时定位;机身前后安装了2个摄像头,用于观察周边情况,能在发生意外时紧急叫停;割台、粮仓里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饱腹度’,满仓即提醒卸粮。”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谭庆余告诉记者,该设备转弯不压苗、收割不漏穗、粮粒不抛洒,比“老司机”还稳!
“与传统收割机相比,无人驾驶收割机虽然在速度上没有绝对的优势,但可以24小时不下班。”重庆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世飞算了一笔账:无人驾驶收割机可昼夜运转,日收割60亩以上,效率提升三成。一个农机手可同时操控5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收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