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时报记者万桃利
连日来,在渝北校园,一场守护学子明眸的“灯光革命”正加速推进。从黄炎培中学施工现场的忙碌身影,到长安锦尚小学已然点亮的柔和灯光,全区46所学校的教室照明改造工程进入冲刺阶段,千余间教室将以符合国家标准的“护眼新光源”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近日,在黄炎培中学教学楼内,施工人员手持水平仪反复校准灯具角度;安装完成后,他们迅速用腻子填补孔洞,再以线槽板将线路归整得横平竖直……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对学生视力健康的考量。
该校56间教室的改造正按计划推进,每间教室将配备14盏护眼灯,其中2盏可调节黑板灯能精准适配教学需求,12盏教室灯则营造出柔和不刺眼的整体光照环境。工程自8月1日启动以来进展顺利,近期将完成全部安装与验收,9月开学即可投入使用。
“护眼灯的光线更接近自然光,照度均匀、无频闪,能减少光线对眼睛的刺激,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看清书本、黑板上的内容,有助于预防近视或减缓近视加深。”黄炎培中学总务处负责人唐治伟表示。
而长安锦尚小学已“抢先一步”,22间教室的251盏护眼灯均已安装调试完毕,均符合《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灯光透过灯罩洒下,明亮却不灼目,为孩子们提前备好“视力防护盾”。
作为渝北区“学生护眼关爱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所学校的改造是全区中小学照明升级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渝北区2025年3月启动全区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工作,明确对46所学校共1542间教室的照明灯光进行改造,同步制定了《2025年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实施方案》,并采取“一校一案”的方式精准推进。
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像长安锦尚小学这样提前完工的学校数量逐渐增多,黄炎培中学等学校的改造工作也已步入收尾阶段。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教室改造1328间,剩余的214间正严格按照“一校一案”的方案加速推进改造。教室照明改造工作完成后,各校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室照明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照明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持续关注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不断完善近视防控工作措施。
渝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是渝北区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举措。我区通过实施包括照明改造在内的“12345”近视防控举措,力争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为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在明亮视野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