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日报记者刘纪湄何龙飞
日前,位于巴南区大江科创城的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申航发)自主研发的CA500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在山河星航Aurora SA60L轻型运动飞机上完成随机认证末次审查,正式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审查。
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CA500成为国内首款严格遵循CAAC适航要求及ASTM F2339国际标准,且通过“随机审定”模式获批的国产航空动力产品,填补了国产轻型运动类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空白,将为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技术突破:
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心”
CA500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与精密制造工艺,具备高安全性、高性价比及高效率三大核心优势。其电喷版最大功率达73.5kW(5800r/min),最大连续功率69kW(5500r/min),可满足轻型运动飞机、限用类无人机等平台动力需求。针对高原环境,技术团队还开发高原型润滑冷却系统和集成涡轮增压中冷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据了解,此前,国产轻型运动飞机如山河SA60L、万丰钻石DA20等,均依赖进口发动机。CA500的适航批准,标志着中国在该马力段航空活塞发动机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未来可全面替代进口机型,推动供应链国产化。
据行业数据,2024年国内轻型运动飞机市场规模达12亿元,年增长率超20%。CA500的量产,将直接降低整机采购成本30%以上,显著提升国产通航飞机市场竞争力。
严苛审定:
全链条护航适航安全
本次适航审查采用“随机审定”模式,由民航局适航司统筹,民航中南局牵头,联合西南局、成都审定分中心及行业专家组成联合审查组,对发动机设计、材料工艺、机发匹配特性及适航文件体系展开全要素、全寿命周期审查。
审查组重点验证了CA500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确保其满足适航法规要求。
宗申航发项目办经理翟少兵表示:“适航审查的严格程度堪比航空领域的‘高考’。CA500的每一项技术参数、每一个制造环节均须经受国际标准的检验,这为国产航空动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树立了标杆。”
产业意义:
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作为国内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龙头企业,宗申航发此前已实现了C100、C145等机型出口法国、德国等市场。其中,C100发动机配套Flylight公司Skyranger Nynja 525轻型飞机,于2023年取得法国“随机适航证书”,成为国产航空动力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CA500的适航批准,将进一步夯实宗申航发在轻型运动及混动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国产供应商地位。
据分析,民航局适航审定存在国际互认关系。CA500已具备出口中东市场的条件(阿联酋民航局接受ASTM F2339标准),未来通过双边适航审定后,有望向全球其他地区拓展。
此外,宗申航发CA550T航空活塞发动机,近日入选重庆市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名单,其四冲程四缸水平对置水冷布局及8000米级航空动力国产化替代能力,彰显了企业在高海拔、长航时任务领域的技术储备。
未来布局: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当前,宗申航发投资5亿元建设新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后年产能提升至5000台。该公司还同步推进点燃式重油发动机、智能健康管理系统(EHS)等前沿技术研发,目标构建覆盖设计、制造、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航空动力产业链。
在协同创新方面,宗申航发已与山河星航、中航无人机等主机厂,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
翟少兵介绍:“低空经济是万亿级市场,航空动力是核心‘心脏’。CA500的适航批准,不仅是中国航空动力领域的一次技术突围,更是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的重要标志。随着新工厂投产、产业链协同深化及国际市场拓展,我国有望在轻型运动航空动力领域实现从‘进口依赖’到‘全球领跑’的历史性转变。宗申航发将以CA500为起点,持续开拓创新,为全球低空经济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