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779期 >2025-08-05编印

铜梁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
刊发日期:2025-08-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铜梁报记者陈刚
  近日,在位于铜梁高新区的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鸿益科技)的冲压件与压铸件生产基础级智能工厂,一台台不同类别的自动化设备正飞速运转。
  精鸿益科技主要从事监控录像机箱、电脑主机箱、笔记本电脑键盘研发、制造及销售,客户涵盖富士康、小米等行业龙头企业。
  “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企业车间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替代了人工操作,实现了从‘规模经济’到‘效率经济’的转变。”精鸿益科技总经理赵兵说,目前,企业拥有200余台智能化设备,智能设备占比达85%。智能化改造后的车间产能提高35%,生产效率显著优于传统工厂。
  赵兵介绍,以前,公司一条生产线需要工人1500人至1700人,现在使用智能化设备,用工人数只需要一半左右。在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
  像精鸿益科技这样的智能工厂,铜梁区还有51个。智能工厂建设不但成为驱动铜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成为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在重庆红岩方大公司,智能化车间已让企业实现了智造转型。车间通过影像识别机器人和智能检测设备的应用,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生产中的各项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持续优化现有生产线,引入更多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的智能化水平。”重庆红岩方大公司技术质量部工程师刘光阁说,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展产品种类和应用领域,为铜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样的,重庆庆兰实业的轻量化汽车制动盘柔性制造也入选基础级智能工厂。据了解,在智能化应用方面,庆兰实业通过与Altair合作,搭建了统一的虚拟仿真平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有效控制了成本并保障了产品质量。
  “利用Altair仿真技术,产品设计初期即可快速进行强度、寿命及特性预测。”庆兰实业先进智造部总监赵晓亮说,原本耗时2到3个月的差壳疲劳耐久试验,现在仅需几天甚至几小时即可完成。
  赵晓亮表示,获评先进智能工厂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了政策支持和行业认可带来的红利。在资金政策方面,企业得到了政府的专项扶持资金,这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先进智能工厂的称号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吸引了更多客户的关注和合作。
  近年来,铜梁区先后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区已经建成5个先进级、47个基础级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的建设是推动铜梁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关键举措。”铜梁区经信委规划投资科科长吴金奎说,他们将持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鼓励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智能制造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铜梁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