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北碚区朝阳街道天津路社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孩子们欢快地奔向社区暑期托管点,老年活动室里老人们正认真参与失智预防筛查,傍晚的社区广场上文化活动热闹非凡,便民服务点前居民络绎不绝……这些温馨日常的背后,是“社区合伙人”模式在该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社区合伙人”是指在党建引领下,由多元主体(如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通过资源整合与服务协作,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朝阳街道立足天津路社区的历史文化与居民实际需求,推动一系列“微益案”精准落地,切实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居民生活也愈发便捷、幸福。
多元合伙聚能,织密社区服务网
“社区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我作为网格员自然要为它出份力。”天津路社区居民刘兆容一边为高龄老人安装浴室扶手,一边感慨地说道。在她身旁,由商户组成的“社区合伙人”队伍正忙得热火朝天。这正是“民生远航——高龄独居老人扶手安装”益案的实施现场。该益案联合13户爱心商家筹集到2000余元,免费为老人安装了防滑扶手,并用镜头记录下老人们洋溢幸福的瞬间。目前,第一轮安装工作已顺利完成,工作人员通过逐户测量、安装,全力保障了老人的居家安全。
参与社区治理的“合伙人”不止商户。美团驿站的3名骑手注册成为“流动网格员”,在送餐途中及时反馈居民遇到的问题;同时,由9名志愿者组成的托管服务队也已正式启动,为骑手子女及社区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照料。在托管服务点,孩子们不仅能认真完成暑假作业,还能参加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切实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精准服务落地,破解居民“急难愁盼”
“以前一到暑假就发愁孩子没人管,现在社区不仅提供托管服务,还能让孩子学足球,实在太方便了!”居民王绮雯的一句话,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7月7日,“梧桐印象——小少年足球公益培训”在西南大学运动场正式启动。新晋教练吴昱锦与父亲携手教学,经过4期课程训练,11名青少年在绿茵场上尽情挥洒汗水,球技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步提升,对足球的热情也愈加高涨。
针对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民生远航——老年失智关爱与预防”益案也在稳步推进,“社区合伙人”已组织70余名老人参与筛查,结合知识科普和自我检测,有效增强了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项目团队还将根据筛查结果,为有需要的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安全感与获得感。
文化传承赋能,厚植社区精神根脉
“卢作孚先生的实业救国精神,一定要讲给更多人听,让这份精神代代相传。”6月20日,在“小小先生”宣讲员培训现场,居民刘卫国这样说道。“梧桐印象——小小先生传承卢作孚精神”益案招募了5名宣讲员,正筹备专题讲座与遗迹寻访活动。他们认真研读卢作孚先生的生平事迹,精心打磨宣讲稿,力求以生动讲述让本土精神深入人心、激励更多居民。
在“梧桐印象——代际搭档共创计划”活动现场,另一种文化传承也在悄然发生。四川美术学院团队以“家族树”为载体,引导11组家庭以绘画讲述家族故事。“孩子教我用手机做表情包,我给他讲爷爷的事,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居民李贵芬满脸笑意。代际互动中的文化交流让社区充满底蕴与温度,也拉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距离。
长效机制护航,让治理活力持续涌流
“我们不仅要让服务切实落地,更要确保这种模式能够长期持续。”朝阳街道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于6月开展了“参与式社区发展实践”专题培训,系统掌握了ORID工具等专业方法,为“社区合伙人”机制的稳固运行筑牢了根基。通过与8位益案发起人深入沟通,进一步明确了执行计划;而对商户开展的意愿调研,也精准把握了其公益参与需求。
如今,“益友公益”“只此朝阳”等公众号持续推送“社区合伙人”的暖心故事,13户爱心商家的善举、骑手网格员的坚守被越来越多居民知晓与点赞。未来,项目还将深入推进卢作孚精神宣讲、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等益案,让“社区合伙人”的星星之火持续点燃,在天津路社区汇聚成共建共享的幸福燎原之势。
从爱心商家到高校团队,从居民志愿者到快递骑手,天津路社区的“合伙人”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人都是治理参与者”的理念,共同绘就“多方共治、智慧治理”的崭新图景。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