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762期 >2025-07-11编印

璧山:“家门口”的公益托管班 让孩子假期有处可“趣”
刊发日期:2025-07-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璧山报记者尹秀秀
  假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开心的时光;然而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却是“最怕的事情”。社交平台不少家长自嘲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孩子放长假”,直言“工作带娃难两全”的现实问题。
  但在璧山,团区委、区总工会、区教委、区公安局、区妇联等多方发力,形式多样的公益暑期托管班遍地开花,解决了不少家庭的“后顾之忧”,让孩子假期有处可去、有老师可教。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7月7日,记者刚走进璧泉街道大岚社区青少年之家,便见到十来名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眉开眼笑地拍着手,兴高采烈地唱着歌,现场气氛热烈。
  而这正是璧山暑期公益托管营开班的第一天,各个点位正在进行着“七手八脚”“名字接龙”“数字炸弹”“你画我猜”等各类趣味游戏,让原本陌生、局促的小朋友瞬间玩闹到了一起。
  10岁的谢聂聂原本并不愿意来,她说:“本来以为来这就是上课,没想到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活动,还有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让我的暑假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了,明天我要第一个来!”
  家长万冬梅对这一暖心服务称赞有加:“我每天早晨上班顺路把孩子送过去,很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工作认真细致,我们很放心。”
  连续五年开办公益暑托班,把市民家中的“难事”作为一桩重要民生实事来解决,璧山的诚意与暖意十足。
  “公益托管营”从暑假延伸至寒假,实现假期爱心托管全时段覆盖。开班前,璧山团区委会联合相关部门、镇街深入调研辖区儿童的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在原有的作业辅导、看护照顾服务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科学实验、艺术创作、体育锻炼、阅读分享、职业体验、室外研学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课程和活动,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小朋友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为确保托管营的安全与服务质量,璧山团区委还通过“青春重庆——志愿山城”业务系统、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动员青年大学生、社会各界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并提前对所有参与托管营活动的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开营前安排专人对各点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在开营后每天汇报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公益托管营的数量更是在原计划开设15个点位、60期的基础上,增设至47个点位、189期(暑假38个点位、173期正陆续开班中),并争取到团市委“暑期嘉年华”专业团队支持,引入思政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心理健康引导、安全自护教育等高品质课程。
  “自2021年以来,我们已开展公益托管营共500余场次,受益青少年达4万人次。”璧山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璧山区将继续深化公益托管营的服务内容,探索更多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活动模式,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璧山辨识度的青少年服务品牌项目,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