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报记者黄清娴
“Yes,this is the right direction。Just keep going straight ahead!”(对,就是这里,一直往前走就对了)清晨的解放碑步行街,来自意大利的背包客马可拿着手机导航,正对着双语标识牌核对路线。
今年上半年,中国把240小时过境免签的朋友圈扩大到了55个国家,再加上今年4月开始实行的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外国朋友来中国购物的热情明显更高了。
这么多的外国朋友,他们最喜欢去哪儿玩呢?作为重庆核心区,渝中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聚集一大批著名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场景,被称为“重庆的世界窗口、世界的重庆客厅”,无疑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渝中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160%,其中,两江游外籍游客量同比增长260%;重庆来福士洲际酒店、解放碑威斯汀酒店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20%;WFC、时代广场离境退税订单量、销售额实现成倍增长;长江索道、两江游、来福士云端乐园、重庆湖广会馆、云端之眼观景台位列携程全市入境游客TOP10热门景点。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深度关注重庆渝中入境游,推出渝中为入境游客提供全方位链条式服务的深度报道,全面解读重庆“母城”让世界游客宾至如归的渝中方案。
老重庆底蕴 新重庆客厅
渝中城市人文风貌蜚声海外
“你认为自己在一楼,穿过广场往下看却是在22楼,太不可思议了!”
“单轨列车从高楼中穿过,一点噪声也没有,了不起!”
……
今年6月21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国际发展与合作部副部长马赛尔·雷泽一行到访重庆渝中,对渝中赞不绝口。正如马赛尔·雷泽的感官一样,渝中具有“老重庆”历史底蕴、“最重庆”特色风貌、“新重庆”魅力形象,在全世界有很强的辨识度,对外国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渝中是重庆“母城”,积淀了巴渝文化、革命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目前,全区有风貌区老街区30处、文物147处、历史建筑49处、博物馆3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51项,形成200万平方米具有烟火气、人文范的融合片区。“天上街市”山城巷、“山城图景”十八梯、“百年市井”鲁祖庙,都彰显着浓郁厚重的传统文化。
这里是山水城一体化国际都市。近年来,渝中突出“立体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母城”特色,坚持“山水城桥船灯”一体打造,提质升级景区、商圈、公园等环境品质,美化沿江步道、半山崖道等特色元素,形成独树一帜的世界级半岛都市景观体系,洪崖洞、来福士等夜景流光溢彩,享誉海内外。
这里也是主客共享的宜居宜业宜游地,拥有15家驻渝总领事馆、441个国际知名品牌、千余家涉外机构等,国际资源高度集聚;创建A级(旅游)景区12个,培育新型演艺空间19个、品牌剧场16个、年上演剧目超3万场次;建成首条国际友城美食街,引进米其林餐厅4家,打造“渝味360碗”街区1个、美食20道;提升凯悦、万豪等国际酒店,汇聚星级及类星级酒店71家、旅行社295家、数量居全市第一,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全场景覆盖。
双语种服务 支付便利化
全方位全链条“宠粉”服务可感可亲
老外能来是好事,如何让老外从“头回客”变为“回头客”?渝中持续开启“宠粉”模式,从线上到线下,从景区到门店,提供全方位全链条“不见外”服务,让外国游客感受到一个更开放、更可亲的重庆。
硬件上,开通巴士、轮渡、索道、轨道等多元交通,持续扩大“立体环游圈”;设立城市候机楼,完善票务办理、行李托运、空铁接驳等“一站式”通道;打造解放碑双语站,促进景点标牌、旅游地图、美食菜单等双语标注,让外国游客“一目了然”。
软件上,建成全市首个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实现外卡支付、ATM外币取现全覆盖;推出“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布局离境退税店铺超60家,让外国游客“用得惯”“用得好”;探索建立多语种体系,目前外语导游和国际志愿者已“奔赴”各大景区提供暖心服务。
在此基础上,渝中还印发《促进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快编制《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出十余项措施支持拓展入境游市场,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际机制,承接“万名华侨过大年”、国际旅行商大会等交流活动,“甲亢哥”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化身“新时代马可·波罗”,向世界讲述重庆、讲述渝中。
面向外国游客,渝中推出“有礼、有趣、有戏、有味、有yeah”五大主题200余个新项目新场景,不断丰富科技、非遗、赛事、漫步等入境游产品供给,选择在渝中“过夜游”“美食游”“购物游”的外国游客日益增多。
“渝中入境游热度的持续上涨,不仅助推重庆在海外社交媒体走红、曝光量破亿,还有效带动重庆文旅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渝中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介绍,今年1—5月,渝中境外人员登记住宿量同比增长超110%;办理离境退税222笔、居全市第一,销售额同比增长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