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渝周刊·新芽总第757期 >2025-07-04编印

请向我开炮
刊发日期:2025-07-04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共青希望学校五年级一班令狐雨轩  语音阅读:
  

大足区共青希望学校五年级一班令狐雨轩

  很多人都渴望参加夏令营,更不想错过冬令营,我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学校的杨国梁战斗营。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杨国梁和战士们守卫在最前沿。经过三天的激战,战场上只剩下杨国梁一个人孤军奋战,他打光所有的子弹之后,留下了最后一个爆破筒,冲到敌群之中,并向远处的指战员大声喊道:“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这是杨国梁的临终遗言,他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仅22岁。
  作为杨国梁的家乡人,能讲杨国梁的故事,只是加入杨国梁战斗营的第一个条件,在喊响“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战斗号角后,还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为了加入杨国梁战斗营,我从三年级开始准备。当时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不好意思,却自告奋勇去国旗下讲话,让老师对我刮目相看。拿着讲话稿,我把周末两天的休息时间都用在朗读上,缠着妈妈给我指导,邀请全家人当我的听众。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我有点紧张,却第一次获得了全校同学的掌声。
  听说下棋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锻炼自己的意志,还有机会为学校赢得荣誉,我毅然加入象棋小组。队友们都喜欢在棋盘上向我猛烈开炮,我输得很惨,进步却很大。
  能让老师对我开炮,我可是煞费苦心。我把没有学的课文提前到老师那里去背诵,把课外书上学到的词句运用到作文中,语文老师对我是大加赞赏;我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几乎做完了练习册上的所有作业,数学老师专门找我有错误的地方,语重心长地说:主动学习是好事,一知半解是无法登上数学顶峰的。
  看戏很精彩,演戏很无奈。我在演杨国梁的故事时,虽然只有一句台词,一个镜头,却让爷爷专程用摩托车送了我七个晚上。
  每当我在主席台上指挥唱国歌,都会浮现出竞选小指挥时的画面:为了把“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个动作做标准,我当了半个小时的木头人。
  幸好在冬季运动会上,我获得了五年级跳绳比赛的冠军。我如愿以偿,成为了杨国梁战斗营中的一员。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杨国梁战斗营的成员冲在最前面。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

点 评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主题鲜明,通过具体事例生动诠释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践行。开篇以对比手法突出对杨国梁战斗营的向往,巧妙引入英雄事迹,为全文奠定庄重基调。文中以时间为线,从三年级的国旗下讲话,到象棋小组的磨砺、学科学习的探索、舞台表演的坚持,每个片段都紧扣“主动接受挑战、渴望成长进步”的核心,将“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精神融入日常努力中,以小见大,展现个人成长与英雄精神的紧密联结。结尾回归集体使命,升华主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英雄精神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全文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细节描写细腻,如练习动作当“木头人”、爷爷连续七晚接送等情节,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与感染力,是一篇思想性与文学性兼具的佳作。

  (指导老师龚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