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渝周刊·新芽总第757期 >2025-07-04编印

拨动爱的琴弦 奏响美的世界
刊发日期:2025-07-04 阅读次数: 作者:重庆市大足迪涛学校八年级三班黄化敏  语音阅读:
  

重庆市大足迪涛学校八年级三班黄化敏

  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这世间万物,正如河流因雨露而汇聚成海,花朵因蜂蝶而生机盎然,人类世界也因爱的存在而熠熠生辉。爱,是生命最动人的乐章,是穿越时空的永恒旋律。
  亲情之爱,谱写着生命最纯粹的赞歌。7岁的陈孝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命的重量。当得知自己的肾脏可以挽救罹患双肾衰竭的母亲时,这个同样身患脑瘤的孩子坚定地说:“我想救妈妈,我想保护妈妈。”即便母亲周璐百般反对,这个懂事的小天使还是选择用自己消逝的生命,为母亲点燃重生的希望。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陈孝天用他短暂的生命,诠释了亲情的至高境界。
  爱情之美,在岁月长河中绽放永恒的光彩。年逾八旬的徐老伯每天坚持给病榻上的妻子写信,“你会好起来的,我期待你回来,乖点哦。”这些朴实的话语里,藏着最动人的情话。当84岁的杨阿婆突发心脏病时,徐老伯用颤抖的双手坚持按压15分钟,硬是将爱人从死神手中夺回。住院期间,40封情书穿越病房的玻璃窗,传递着半个多世纪沉淀的深情。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这对耄耋老人的爱情故事,照亮了多少人对真爱的向往。
  人间大爱,跨越界限温暖世间。奥黛丽·赫本不仅以优雅的形象镌刻在电影史册,更以博爱的胸怀感动世界。20世纪80年代起,这位银幕女神化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走遍战乱与贫困之地。在索马里的烈日下,她拥抱瘦骨嶙峋的孩童;在难民营的帐篷里,她为患病儿童拭去泪水。即使重病缠身,她依然坚持用最后的力量为弱势儿童发声。这位落入凡间的天使证明:真正的美丽,源于心灵的善良。
  左拉曾说:“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在这个世界上,爱是穿越黑暗的明灯,是治愈创伤的良药,是连接人心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拨动爱的琴弦,让这美妙的旋律响彻世界的每个角落,奏响人类最动人的乐章。

点 评
  这篇文章以“爱”为主题,通过三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爱的伟大力量。首先,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开篇引用余秋雨的名言点题,接着用三个并列段落分别讲述亲情、爱情和人间大爱的故事,最后以左拉的名言收尾,首尾呼应。这种“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其次,文章的选材很有代表性。小作者选取了7岁孩童捐肾救母、八旬老人写情书救妻、奥黛丽·赫本投身公益这三个不同维度的故事,从家庭到社会,全方位展现了爱的不同形态。特别是第一个故事,用孩子纯真的话语“我想救妈妈”打动人心,体现了选材的用心。
  在语言表达方面,文章运用了大量优美的比喻和引用。如将爱比作“生命最动人的乐章”,称赫本是“落入凡间的天使”等,这些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爱变得具体可感。同时,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了梵高、罗曼·罗兰等名人的名言,既增强了说服力,又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作文就要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感动,用爱温暖世界。让我们都成为爱的传播者,共同奏响这世间最美的乐章。

(指导老师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