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742期 >2025-06-16编印

大足石刻景区入选全国文物旅游景区综合影响力TOP10
刊发日期:2025-06-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1版)
  从榜单来看,“2024年度全国文物旅游景区综合影响力TOP10”的文物旅游景区均为历史文化遗产,涵盖古代建筑、皇家宫殿、宗教艺术、陵寝制度、思想文化等多个层面,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这些景区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是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文化力量,彰显着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2024年度石窟寺及石刻文物旅游景区综合影响力TOP10”的景区,则诠释了石窟艺术与中外文明互鉴,展现了多元文明交融的历史脉络,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更是古代亚欧文明对话的实物见证。同时,这些景区还推进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体验相融合,通过文化IP赋能旅游体验,为生态旅游提供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示范,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提升文物旅游景区影响力的四大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告还对我国文物旅游景区影响力的提升,给出了四大策略与建议,具体包括:
  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系统保护。要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要求,守牢文物安全的底线和红线,坚持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推进文物科技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走出保护和发展双赢的路子。
  建设文物主题游径,挖掘阐释文物价值。要积极融入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建立协商机制,加强资源联动,研究游径主题,串联游径文物,编制游径规划,开展游径宣传,挖掘阐释文物的多重价值,努力推进文物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运用数字创新技术,打造文旅优质产品。运用三维激光扫描、高清影像采集和高精度建模技术,实现文物本体的数字化存档与虚拟修复,构建完善文物数字资源库;借助VR全景漫游、AR增强现实等技术,将静态文物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展品,实现虚实融合展示,让游客感受文物的历史肌理与文化内涵;进行虚拟复刻,结合环境投影、动感装置和全息成像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与数字演艺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拓展国际传播路径,扩大中华文明影响。要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国际传播体系,将文物资源转化为具有国际穿透力的文化符号;要突破传统传播边界,运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国际社交平台,打造多语种、可视化、沉浸式的文物数字内容,提升关注度和话题性;要深化与国际文化组织的交流合作,通过课题攻关、学术交流、联合办展、人员互访、友好城市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话,将文物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展现中华文明、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窗口,让文物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深化文明互鉴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