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渝周刊·新芽总第727期 >2025-05-23编印

妈妈教我“抠门”
刊发日期:2025-05-23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双路小学五年级一班李雪  语音阅读:
  

大足区双路小学五年级一班李雪

  我的妈妈哪儿都好,就是有点“抠门”。每次吃饭不让剩饭,不让剩菜,连洗脸水都要接起来……以前我不解,总在心里抱怨妈妈。可现在我不仅要举双手为妈妈的“抠门”点赞,还要下决心变得和她一样“抠门”。
  我家在卖酒,每次贴完酒瓶广告纸,妈妈都会把背胶纸收集起来。每次我问妈妈:“留那个干什么?”妈妈神秘地一笑说:“有用。”我心里想,这有什么用,不就废纸一沓吗?有次我做计算题,东翻西找,就是找不到草稿纸。妈妈见状,就把她收集的背胶纸给我拿过来,“给,用这个吧。”“妈妈你真有办法,这个真的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妈妈告诉我,这就叫重复利用,你平时喜欢画些小动物,剪一些小东西,都可以用它。我笑着说:“妈妈,你真抠门,这个能省多少钱呀?”妈妈却一本正经告诉我:“你别小看一张纸,全国有14亿人口,如果大家每天都能节约一张纸,你想想看一天能节约多少?一年又要节约多少?”我在心里默默想了想,那可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一天大概能节约出我家后面一座山的树呢。妈妈说,节约用纸不但保护了森林,也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我开始理解妈妈的“抠门”了。
  妈妈不仅在家“抠门”,在外也“抠门”。每次我和妈妈去菜市场,她都叮嘱老板,菜不要分开装,找个大点的袋子,装一起。老板打趣地说:“我又不收你的袋子钱,你这么抠门干嘛?”妈妈说:“这不是钱的事,就是太浪费了。”回来以后,我问妈妈:“一个塑料袋有什么浪费的?”妈妈说:“我要一个大袋子装菜,回来以后装菜的袋子用完还可以装垃圾,小袋子不仅不能重复利用,最主要的是塑料袋还特别不好分解,如果流入海洋,还会让海洋生物有面临死亡的危害。”我听了吓了一大跳,连忙说:“怎么可能?”妈妈说:“海洋里的海豹、海龟会把塑料制品当作食物吃了,因为塑料制品跟它们认识的食物有差不多的气味,吃下去也能获得饱腹感,但是却无法消化。除了吃下去,还有可能会缠住它们的脖子,导致它们窒息死亡。”我听了以后震惊极了,原来我们平时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对生态有这么严重的危害呀。我顿时对抠门的妈妈肃然起敬。
  现在我明白了,妈妈的“抠门”,其实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绿色环保,从每一天做起,从一张纸、一个塑料袋做起。我想,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小朋友要从点滴做起,我有这样一个榜样,有什么理由不做一个节约能手呢。

点评
  《妈妈教我“抠门”》这篇文章视角独特,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妈妈“抠门”背后的智慧与环保意识。
  作者以自己对妈妈“抠门”行为的不解开篇,引起读者的好奇。接着通过妈妈收集背胶纸用作草稿纸等事例,让读者逐渐明白妈妈的“抠门”实则是节约与重复利用资源。文章情节生动,如作者找不到草稿纸时妈妈的及时帮助,使故事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表达自然流畅,作者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抱怨到后来的点赞,这种转变富有教育意义。
(指导老师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