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新芽总第720期 >2025-05-14编印

曾祖父
刊发日期:2025-05-14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经开小学三年级一班秦子墨  语音阅读:
  

大足区经开小学三年级一班秦子墨

  我对曾祖父的印象,谈不上特别深。曾祖父在我六岁时便已逝去,我对他的印象,停留在曾祖父的家里,那永远播放着抗日战争剧的客厅的沙发里,埋着头扯着噗汗的老头上。
  曾祖父不高,微微胖,永远带着一顶尖角帽子,帽子下藏着寸“草”不生的发亮的头。鼻子右翼边大大的黑痣是他独一无二的标志。
  我在曾祖父家见过一杆烟斗,觉得有趣得很,妈妈说那是曾祖父的宝贝。曾祖父以前最喜欢抽叶子烟,长长的烟杆上挂着一个装烟叶的塑料袋,想抽时便卷上一张。为了这几口烟,曾祖母不知骂了曾祖父多少回,说他要烟不要命,咳得喘不过气了仍不肯放下。曾祖父有咳疾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妈妈说自打她记事起就听见曾祖父连绵不断的咳嗽声。
  说起咳嗽,又不得不提起曾祖父的不幸遭遇。曾祖父父母去世得早,他带着年幼的弟弟到处流浪,捡垃圾、吃别人剩下的残羹剩饭。见兄弟俩可怜,有人偷偷将曾祖父的弟弟送去了贵州山区,也许是上天眷顾,多年后曾祖父在一次回乡的火车上,与对面坐着的老人聊天,说到他们贵州老家一户人家的孩子和曾祖父是同一个地方的,越聊越觉得熟悉,当即决定去一趟贵州,竟然真让他找到了弟弟,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曾祖父后来流浪到西湖小河村,在那里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安家落户。为了赚更多的钱养家糊口,曾祖父还曾去挖煤,就是那个时候,伤了肺,留下了一辈子的咳疾。
  也许是小时候吃的苦太多,曾祖父后半辈子也算过得舒心。曾祖父三十多岁时肺上就有了毛病,做不了太劳累的活儿。家里家外都是曾祖母操持着,任劳任怨,把一家大小照顾得很好。妈妈说,她没见曾祖父做过什么活儿,唯一记得的,便是她小学时,曾祖父撑过几年木船,在西湖载客。妈妈说,那也是她童年时代最快乐的几年。不上学时,就赖着曾祖父,坐着他的木船到西湖堤坝去玩儿。曾祖父也宠爱孩子,带着妈妈他们在西湖里摇摇摆摆,还给他们零花钱,去堤坝小摊子买咸鸭蛋、吃凉面。后来曾祖父觉得划船越来越累,西湖景区也在逐渐整改,汽船越来越多,曾祖父索性将家里的两条木船卖了,落个清净。彻底赋闲后,曾祖父的日子滋润极了。赶场的日子,曾祖母是背着背篓大包小包往家运,曾祖父则是去老街茶馆与一众老头喝喝茶,抽抽烟,聊聊天,好不惬意。不赶场的日子,要么是去村里面一家小店打打长牌,要么就是坐湖边钓钓鱼。早年间西湖钓鱼可是真值得一说,曾祖父曾钓起一条三十来斤的鱼,还是让人到水里拿大背篼给弄上岸的,这个事儿我都听曾祖母说了好多次,可自豪了。
  妈妈说,直到现在,她仍忘不了童年时坐着木船经过松鹤岛时,无数白鹤起飞的壮观场面;忘不了船下那向后流去的如翡翠般碧绿的湖水。我想,妈妈忘不了的,是她那快乐的童年,更是给予她快乐童年的那个人。

点 评
  小作者通过记叙从妈妈口中了解到的曾祖父,将曾祖父的一生浓缩在了寥寥数笔之中。从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苦乐与共、慈祥和蔼的老人形象,也感受到了小作者妈妈对曾祖父的深厚情感。
  (指导老师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