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渝周刊·龙水湖总第717期 >2025-05-09编印

屋顶上的风
刊发日期:2025-05-09 阅读次数: 作者:杨福成(山东)  语音阅读:
  

杨福成(山东)

  风从屋顶上走过,我听见了。那是一种细碎的声响,像是谁在瓦片间轻轻踱步,又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击着陈年的陶土。我每每仰头望时,却什么也不曾看见,唯有几片枯叶,在屋脊上打了几个旋,便不知去向。
  这风来得蹊跷。白日里分明是晴好的天气,一到黄昏便悄然爬上屋顶,在瓦缝间游荡。有时它从东边来,有时又自西边至,毫无定数。邻家的小儿说看见过风的形状,灰扑扑的,像一条瘦长的狗,在屋脊上奔跑。我是不信的,风哪里会有形状呢?不过是小儿的痴语罢了。
  瓦是老的,青灰色,排得并不整齐。风从那些缝隙里钻进去,在梁木间游走,发出呜呜的声响。夜深人静时,尤为清晰。我躺在床上,听见它在屋顶上踱来踱去,时而急促,时而舒缓,竟像是在寻找什么失落的东西。有一夜,我实在忍不住,爬上梯子去看,却只见月光冷冷地铺在瓦上,哪里有风的影子?
  风带来了许多东西。春天是柳絮,夏天是槐花,秋天是落叶,冬天是细雪。它们堆积在屋角的排水沟里,渐渐腐烂,化作泥土。偶尔也有异乡的种子,不知从多遥远的地方飘来,在瓦缝中生根发芽。我见过一株小小的蒲公英,在屋脊上开出黄花,没过几日便被风吹散了,白色的冠毛飘向远方,不知落在谁家院落。
  风也带走了一些东西。去年晒在屋顶的柿饼,不知何时少了几片;前年系在烟囱上的红布条,早已不见踪影;就连瓦匠补漏时遗落的一把泥刀,也不知所终。我疑心是风干的,却又拿不出证据。风来无影去无踪,谁能捉得住它呢?
  风大的时候,整个屋顶都在颤动。瓦片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掀翻似的。我缩在屋里,听着这可怕的动静,想起老人们说的“风伯发怒”的故事。然而风停了之后,屋顶依旧完好,只是多了几片碎瓦,在阳光下白得刺眼。
  最奇怪的是雨后。雨水冲刷过的屋顶格外干净,风再吹过时,声音也变得清亮起来。我常常在这时候爬上屋顶,坐在烟囱旁边,感受风从耳边掠过的爽意。远处的屋顶连绵起伏,风在其间自由穿行,掀起一阵阵看不见的波浪。我忽然明白,风或许本就不属于任何一处屋顶,它只是路过,短暂地停留,然后继续它的旅程。
  昨夜又起风了。我听见它在屋顶上徘徊良久,最后停在我的窗前,轻轻摇动着那串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里,我仿佛听见它在诉说一个个遥远地方的故事。那里有更高的山,更宽的河,更广袤的原野,风可以尽情奔跑,不必在狭窄的街巷间委曲求全。
  今早起来,发现窗台上多了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想必是风留下的礼物。我把它夹在书页里,合上书时,似乎又听见屋顶上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风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