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综合总第704期 >2025-04-17编印

大足区拾万镇
探索“七单议事”工作法见实效
刊发日期:2025-04-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基层民主形式,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社会治理各环节。近年来,大足区拾万镇以村级议事协商“千百工程”和“渝里乡商”改革为依托,创新构建“院落—村—镇”三级议事平台,形成“收单—理单—定单—议单—落单—晒单—修单”七步议事工作法,打造民意收集、民主协商、责任落实、动态优化的全流程闭环,推动党建引领力、群众参与力、社会贡献力“三力共融”,走出了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筑牢议事协商“主心骨”

  “基层治理,核心在党。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确保议事协商方向不偏、落实有力。”拾万镇党委书记周建森说,该镇以“141”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为枢纽,搭建镇级议事厅、村级议事堂、院落议事网格三级平台,明确各级“话事人”须由党员担任,关键环节成立党小组,确保党组织全程引领议事协商。
  同时,整合纠纷调解、民政救助等7支专业队伍,创新“小院家”“云号手”积分激励机制,引导“两代表一委员”、德高望重老人、致富能人等群体参与各级议事协商,共吸纳230名党员骨干和治理人才,形成一支覆盖全域的专业议事协商人才队伍。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议、大家共参与,党旗始终飘扬在基层治理一线。

破解急难愁盼“真问题”

  “唐老头,你曾经也是医生,生活污水拿来灌溉粮食,人吃了得不得生病嘛。”长虹村村民谷淑芳因院落污水长期倒灌自家农田,向院落长唐全印求助。对此,作为院落长,唐全印随即启动议事程序,将“污水管网改造”议题公示于院落议事板,并组织村民多次协商。
  面对部分村民因暂未受到影响有占地顾虑反对改造,他邀请镇里的农业生态专家共同参与议事,为大家讲解土地污染的扩散性问题,最终达成共识并签订改造协议。村集体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并交由镇政府科学统筹实施,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
  “过去污水漫田,如今鸟语花香,议事协商让咱老百姓说话管用!”谷淑芳感慨道。2024年,拾万镇通过议事协商解决民生事项48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民意调查100%。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春日的隆平五彩田园景区,千亩油菜花海与火锅香气交织,游客络绎不绝。然而此前,景区季节性客流不均及停留时间过短曾让村民杨大爷忧心:“丰收节热闹,但其他时间却冷清,家门口的景区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在村级议事会上,这一议题被提上议程,会后村党支部书记李云仲把村里的几个商业大户、辖区企业及景区周边群众组织起来,收集大家的想法并向镇党委报告,镇党委专题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就丰富景区业态出谋划策,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拓展“农文旅融合”模式,提出发展稻+产业(稻虾、稻油、稻虾)、推广稻油轮作,每年新增举办稻虾菜花文化节,并在景区增添民俗体验、研学、植物印染等项目,并引入电商小院、土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广泛动员村民参与景区服务。
  短短数月,景区新增火锅摊位、特色民宿20余家,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2024年,景区旅游收入突破8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超2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攀升至665.43万元,创历史新高。“议事协商不仅解难题,更谋出了‘金点子’!”李云仲说。
  从“污水治理”到“花开富民”,从“矛盾化解”到“产业升级”,拾万镇以“七单议事”为抓手,将民主协商融入治理末梢,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如今,“有事共商、有难共解、有荣共享”已成为拾万新风尚,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