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讯(记者余佳欧柚希)春水初涨,田畴染绿。3月26日,大足区龙石镇2025年春耕生产现场会在万福村“稻+”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举行。全镇相关负责人、种粮大户及农业合作社代表齐聚一堂、深入田间,共同观摩“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共探稳粮增收新路径,绘就“一田多收”生态画卷。
上午9时,晨雾尚未散尽,田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有的挥锄翻地,有的弯腰播种,有的铺设地膜,还有的农户在水田里收小龙虾,吆喝声此起彼伏。镇上的农技专家现场为大家演示“水稻垄作+鱼沟开挖”技术要领:“每亩稻田开挖15%面积的环形沟,既保证鱼类活动空间,又不影响水稻生长。”
“要让‘百斤渔、千斤粮、万元钱’成为现实!”龙石镇党委副书记范才秀在现场推进会上宣布,2025年全镇7个村实施约2.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新建2-3个“稻+”示范集体,打造具有龙石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配套政策也将同步落地,对连片发展的种养户,将给予一定的生态补贴。
据悉,近年来龙石镇积极探索“以稻带渔、以渔促稻”模式、已发展“稻+”产业8000亩,其中大户25户,散户1000余户,亩产粮食达1230斤,年产值达4500万元,是全镇实现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