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栗园园
不同于其他茶馆多坐落在僻静之地,重庆的连锁茶馆苗品记往往出现在商圈等人流量大的醒目位置,茶馆内也是别具一格的新中式风格,目标直指都市消费人群。
作为连锁茶馆品牌,苗品记现已在重庆开设茶馆42家,此外还有6家分布在贵州、四川、宁夏、安徽、河南、西藏。
近日,记者就如何培育茶馆品牌带动茶业发展这个话题,与苗品记创始人苗伟进行了对话。
茶馆为什么开在了商圈?
记者:你为什么会选择开茶馆?
苗伟:其实我们做茶叶的人大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办一家茶馆,能够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让他们当场感受到茶的品质、味道和文化。单纯卖茶叶,你是接收不到这样的反馈的。
其次,开茶馆其实也是做一个空间,我可以和朋友在这里聊天、聚会,算是我自己的一点私心。
记者:在大家印象中,茶馆都是开在社区、街边,你从一开始就把茶馆就开在了商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苗伟:一开始是偶然。2010年我决定开个茶馆,重庆天地又在招商,他们对于店铺要求很高,我就专门找了设计团队来设计,没想到做起来后效果还不错。
选择开在商圈里确实是个创新,我觉得也是因为那时候我很年轻,是在用一种新的思维看待这件事。
记者:确实,苗品记跟现在的大部分茶馆都不太一样,其他茶馆要么在茶艺上很讲究,要么以棋牌娱乐为主。
苗伟:对,很多茶馆呈现出来的茶文化非常厚重,往往还有茶艺师来泡茶表演,但一些年轻人不懂泡茶,他们是接受不了的。所以,我们的茶馆就是要改变这一点,运用了快客杯这样的茶具,让顾客可以一边聊天一边自己动手,既方便谈话,又增强了喝茶的体验感,所以第一家店成功后,我就继续复制了这一模式。
茶馆需要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记者:刚才有提到做茶馆也是在做空间,对你来说茶馆个什么空间?
苗伟:就是大家洽谈、聊天、歇脚的空间。生活中这种需求很多,但往往提供这样空间的都是咖啡店、奶茶店,也包括酒店大堂。可其实,很多人坐下来的时候不想喝咖啡或奶茶,所以茶馆就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
记者:那为什么苗品记好像总开在星巴克附近?
苗伟:因为星巴克比较出名,他的选址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相当于一个地标建筑,非常容易找到。
我们在经营上也有借鉴星巴克,但同时也根据顾客反馈做了一些改变,比如大家对于私密度的要求等,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现代新都市茶馆风格,偏商务一些。
记者:除了商圈,这几年苗品记好像也开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店,比如佛图关网红轻轨茶馆。
苗伟:对,这其实也是做空间,提供一些差异化的场景,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重庆现在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有很多著名打卡景点,我们就相继开了佛图关网红轻轨茶馆、磁器口文化名人茶馆、南滨路开埠文化茶馆等等极具地域特色、风格迥异的茶馆,很受年轻人喜欢。
此外,我们还根据茶客喜好,开了潮州工夫茶馆、普洱茶馆等,对市场做了进一步细分。
做茶馆也要学会拥抱未来
记者:你怎样看待茶馆在整个茶产业链条上的作用?
苗伟:茶馆其实不单单是个喝茶的地方,其实它也是茶文化的传播空间,比如我们茶馆摆放的很多跟茶相关的器具、书画等。我们还会不定期举办茶友交流活动,分享茶文化、茶知识,让他们从不懂茶变得懂茶,从不会泡茶变得会泡茶。这些新培育的爱茶人势必会带动茶叶消费。
以苗品记为例,我们主打永川秀芽,每年带动销售永川秀芽近4万斤,销售额2000万元左右。
记者:最近,苗品记开了一个名叫四囍茶馆的新品牌,有一些非常年轻化的调整,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苗伟:年轻人现在是消费的主力军,而且随着国潮崛起,他们对茶文化的接受度、认同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年轻人特别爱喝的奶茶,其实就是茶饮。我们也要积极拥抱这种变化,所以开了四囍茶馆,在纯茶产品外,增加了奶茶、茶咖、花茶等茶饮。
记者:你怎么看待茶馆这个业态未来的发展?
苗伟:这几年人工智能大火,未来虚拟数字世界对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茶馆更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线上的联系,永远比不上大家坐下来面对面地交流。所以,茶馆要提供一个舒适的交流空间,做一些“倒退”的服务,比如用人工点单取代线上点单等,把互动和服务做到极致,强化茶馆这个空间给人带来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