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儒学(重庆)
故乡的春天来得早,春色在和煦的春风中变得浓浓的,在暖暖的阳光下更是美美的。
在故乡,春色仿佛是从山间的树上开始的,虽然树上的春色不那么艳丽,但却饱含着春天的气息。难怪有“梅花霜暖,春上枝头”之说。当人们还沉浸在冬天的寒冷中,那路边一棵棵光秃秃的树上,悄悄地冒出了一片片新叶,那看似零星点点的新芽,像诗一样点缀着初春的时节。在暖暖的春光里,树上的嫩叶一天一天增多,宛然给树穿上了新装,然后便一天一天地绿起来。远远看去,不但树绿了,山也绿了,整个大地都绿得充满生机,让春天多了几分含蓄的美。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农家小院,小院里那些枯藤似乎在一夜之间被春意唤醒,嫩绿的新芽从缝隙中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它们像是顽皮的孩子,争先恐后地攀爬着,试图将整个院墙都覆盖成翠绿的围栏。在院墙边的几株桃花,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绽放出粉红色的花朵,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微风拂过,花瓣如雨般飘落,洒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将小院点缀得格外温馨而美丽。
故乡的春风是轻柔,带着春的体温,把春带入更美的意境,不经意间把春色推向了极致。不管是去河边漫步或是在山间劳作,那暖暖的春风吹在脸上,好像羽毛轻拂,又好像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在脸上抚摸,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沁人心脾,总是忍不住要咯咯地笑出声。这春风仿佛从河岸吹来的,带着河水般清澈的味道;又好像从山间吹来,带来花香的味道;更像是从田野吹来,带来泥土的味道。在亲切而无华的春风中,春色越来越美,美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河边的柳枝像一个村姑,在这大好的春光里,还有些羞羞怯怯,但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嫩绿的芽儿悄悄探出头来,像是一个个好奇的小精灵,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柳树下是一条蜿蜒的小河,河水在春天变得格外清澈,潺潺地流淌着。河面上漂浮着几片嫩绿的浮萍,偶尔有几条小鱼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打破了这份宁静,却又增添了几分灵动。
田野上金黄的油菜花,更是个性张扬,也从不掩饰心中的喜悦。那一片一片盛开的油菜花,如同金色的海洋波涛起伏,翻涌着层层叠叠的浪花。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它们穿梭于每一朵花之间,贪婪地吮吸着花蜜,发出嗡嗡的声响。蝴蝶也不甘示弱,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春天增添了几分绚丽的色彩。远处的麦田里,麦苗们正茁壮成长,它们挺直了腰杆,贪婪地吸收着阳光和雨露,向着蓝天伸展着。微风吹过,麦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欢笑。
在故乡,人们最盼望的是一场春雨,而春雨又好像是常客。那一场又一场春雨,不知是人们盼来的,还是春风吹来的,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有时晚上下在人们的梦中,有时白天下在人们的微笑里。雨虽然不大,也下得不紧不慢,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惊喜,因为春雨贵如油。那淅淅沥沥的春雨,孕育着刚苏醒的大地,浸润着田野山川,让树更绿,让花更艳,让春色更靓也更美。
在这春天里,人们突然闻到了青草淡淡的香味,那是一种近似于泥土的香味,那是一种类似于庄稼的味道。在这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天里,各种各样的花更是娇艳欲滴、或争奇斗艳地开放,以艳丽的色彩,以醉人的芳香,而山间的草以它独特的方式陪衬出春的美丽。草的每一片叶子,都呈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每一片新叶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更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因为有了草,才有了春天的底色,才有了远山的青翠,才映衬出“万紫千红”的春天美景。
初春阳光暖暖的更是醉人的,人们便在暖暖的春阳里,去到田间地头转悠,看看地里的庄稼,计划着今年的农事。在那灿烂的阳光下,农事就像山间的花草树木,被春天的阳光涂上一层梦幻的色彩,那等待了一冬的田块,在农人的犁铧下变成一行行抒情的诗句。于是,平静而悠闲的乡村,显得格外热闹而繁忙了,山上山下充满笑声,田间地头响起奔忙的脚步声。农活里的播种,就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把一粒粒种子播散在地里,就像播种了一片的春色,期着收获一个希望与梦想。
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小鸟们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它们的叫声在山间回荡,为这宁静的傍晚增添了几分热闹。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轮廓分明,美轮美奂,充满着想象的色彩,更有一种朦胧的美;那近处的农舍和村庄,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充满着人间烟火味,更有一种质朴的美。人们坐在院子里,享受着这静美的时光,偶尔传来的一阵阵欢声笑语,是那么动听悦耳,仿佛奏起春天最美妙的乐章。
故乡春色,在和煦的春风中变得绚丽多彩,在暖暖的阳光更加美丽迷人。
(张儒学,重庆市作协会员,大足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