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678期 >2025-03-11编印

武隆:持续优化路网结构 高效惠民道路引领城乡发展
刊发日期:2025-03-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

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

  

□武隆报记者廖星晨文/图
  城乡融合,交通先行。2024年,武隆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优化路网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年共完成125公里农村公路改善项目,惠及21个乡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2024年以来,武隆区聚力建好致富路、民心路、幸福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路网改善工程,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一系列工程的竣工,不仅夯实了道路基础,提升了路面品质,还完善了交通安全设施,实现了从“有路走”到“走好路”的实质性转变。如今,打开当下的武隆交通图,青山绿水间一条条路网纵横交错,通畅四方,连起城市和乡村,串起山川和河流,成为带动全区人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致富路。对于近年来交通的变化,沧沟乡大水村的村民们也是深有体会。
  “以前,沧沟乡场镇到大水村这条路只有五米五宽,坡陡弯急,经过升级改造之后,变成了六米五宽的沥青路面,车程也从30分钟缩短为18分钟。现在出行可方便了!”沧沟乡大水村党支部书记邓坤胜对改造后的公路赞叹不已。
  交通建设作为经济腾飞的翅膀,与民众福祉息息相关。沧沟乡关庙村至沧沟乡场镇的公路,作为连接沧沟乡与土地乡的重要交通动脉,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交通荷载的不断增加,关庙至沧沟场镇公路的部分路段出现了严重的破损。为此,武隆区交通运输委组织人员对路段道路路基、路面、附属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路况技术指标,改善路容路貌和路域环境。此次升级改造不仅强化了农村公路网络,更为区域经济跃升与居民生活改善铺设了坚实的道路基础。
  “以前都是水泥路,灰尘大,苕粉都不敢晾。自从政府把沥青路铺好之后,不管晾晒什么都没灰尘。并且政府将这条路打造成一条徒步路线,发展乡村旅游,来往的游客多了,我的苕粉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沧沟乡沧沟村村民张学乐呵呵地说。
  沧沟乡沧沟村支部书记赵廷奎介绍,沧沟乡场镇至关庙村的公路,由原来的水泥路升级为宽敞的沥青路,进一步发展了全村的红薯苕粉等产业,带动了上百户农户增收致富。
  据统计,2024年,全区农村公路路网改善项目投资总额达7500万元,累计竣工里程125公里,惠及21个乡镇6.3万群众。随着路网结构的不断优化,一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立体交通网已初步形成,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武隆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委将继续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推动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预计在2025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0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