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渝周刊·新芽总第671期 >2025-02-28编印

包粽子
刊发日期:2025-02-28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龙西中学二〇二二级十二班吕金鞠  语音阅读:
  

大足区龙西中学二〇二二级十二班吕金鞠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与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这温馨的画面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回忆。
  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它是一种象征着团结和谐的传统美食。对于我来说,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家庭情感的载体。那一天,我与家人围坐在厨房的桌子旁,脸上洋溢着笑容,充满了期待。
  准备工作开始了。首先,我们把糯米浸泡在水中,洗净红枣、豆沙等馅料。随后,妈妈开始准备粽叶和线绳,这些都是用来包裹糯米的重要材料。接着,妈妈把粽叶和馅料交给我和爸爸,我们按照她的指示进行折叠和捆绑。每一次折叠都仿佛是家人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每一次捆绑都凝聚着家的温暖与幸福。
  我们按照传统的包粽子方法,先将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放入糯米和馅料,然后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用线绳捆紧。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小挫折,比如糯米会从粽叶的缝隙中流出,甚至有些糯米粒还会卡在指缝间,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互相鼓励着继续努力。妈妈的微笑如同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充满信心。
  最后一道工序即将开始,家人们耐心地等待着粽子成形。煮粽子的过程是一场期待的等待,每一颗粽子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当热气腾腾的粽子出炉时,我们围在锅边,欢呼雀跃。那香甜的糯米味和诱人的馅料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家的温馨与美好。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粽子,感受着糯米的香甜和馅料的味道。每一个粽子都寄托着家人的祝福和期待,每一个粽子都代表着家的温暖与和谐。那一刻,我们仿佛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只沉浸在这份美好的家庭时光中。
  如今回想起那个夏日午后,我依然感到无比温馨。那不仅仅是一次包粽子的经历,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传递。每一次包粽子都是一次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每一次品尝都是家人的关怀与陪伴。这一切都成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团圆的年夜饭还是亲子共读的时光,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珍藏和回忆。因此,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亲朋好友,用真挚的情感去维系我们的家庭和友情。如此一来,我们将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回忆库。

点评
  文章以夏日午后包粽子的经历为线索,如同一幅细腻的家庭画卷徐徐展开。叙事有条不紊,从粽子起源引入,详细描述了包粽子的准备工作、制作过程以及最后的品尝,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在情感表达上极为真挚动人,将包粽子这一活动与家庭情感紧密相连,如“每一次折叠都仿佛是家人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每一次捆绑都凝聚着家的温暖与幸福”,深刻地传达出家庭的和睦温馨之感,使读者极易产生共鸣。
  细节描写细腻入微,糯米从粽叶缝隙流出、糯米粒卡指缝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包粽子时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结尾处由包粽子的经历拓展到对生活中其他美好瞬间的感悟,升华主题,倡导珍惜亲情友情,富有感染力与思想深度,彰显了对生活细腻的感知与深刻的思考。
  (指导老师杨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