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渝周刊·新芽总第671期 >2025-02-28编印

村里的“摩托书记”
刊发日期:2025-02-28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雍溪实验学校五年级一班彭宇晨  语音阅读:
  

大足区雍溪实验学校五年级一班彭宇晨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村支书,他走村入户总是骑着摩托车,村民亲切地称他“摩托书记”,他就是大足的全国劳模——冉义明。
  冉书记是一名退役军人,小时候,他住在外婆家——这里正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饶国梁”和“红岩革命妈妈饶国模”家乡所在的小山村。从小,他耳濡目染革命烈士的故事,一颗“无私奉献”的种子就在他的心里萌芽。长大后,他怀着梦想走进了军营,立志报效祖国。退役后,他回到了家乡,成了大足雍溪镇石堡村的村支书。他说:“饶国模是我一生的榜样,她无私奉献、坚韧与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去追随。”
  冉书记深知,红岩精神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所在的村幅员广,人口多,每每走村入户,总是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村民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在村民心中他就是当代的“红岩劳模书记”。
  几年前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和爸爸回到老家。刚走进院门,就看见一位老人,正在查看堂爷爷家的破旧房屋,还不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那时我什么也不懂,只见他热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休息。爸爸赶忙迎上去,和老人握手说着什么,我似懂非懂地站在一旁。后来才知道,堂爷爷生意失败,生活窘迫,只好拖着残疾的妻子女儿以及无人照管的孙子回到老家,一家人挤在10多平方米的破房子里,生活没了着落。冉书记了解到堂爷爷家的困难,今天就是专程带着生活用品来看望他们。只见他详细地询问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语重心长地对堂爷爷说:“失败了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吃得苦,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难关。”
  后来,冉书记成了堂爷爷家的常客,他想方设法把堂爷爷家的烂草房变成了漂亮的砖瓦房。只要提起冉书记,堂爷爷总是情不自禁地夸赞“冉书记好”。
  不仅如此,冉书记还带领乡亲们共谋发展,通过修路、特色种植、创品牌、建花卉基地……让石堡村变成了美丽乡村示范村。
  是呀,在冉书记的身上,完美地展现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也是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20多年来,在村民心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冉书记的身影。每当看到他那坚定的背影,就想到了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冉书记成了红岩精神的忠实追随者,他带领村民们走出了贫困,让红岩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也要刻苦学习,努力践行,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
  这篇文章从真实的事例出发,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在红岩精神的熏陶下成长的军人出身的摩托劳模书记形象。文章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崇高使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等细致刻画了摩托书记如何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关心并带领堂爷爷及全村人民走出困境,自立自强创造新生活。
  文章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情节环环相扣,它不仅展现了军人出身的摩托书记坚忍不拔的崇高形象,更将红岩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融入到扶贫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也彰显了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指导老师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