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海棠小学四年级六班陈彰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我们中国人的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不如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从小妈妈就告诉我:“家国情怀从不是摄人心魂的文学书写,而是更近乎你我的精神归属。那种以百姓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国’的地方。”
“百色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这句话说的正是时代楷模黄文秀姐姐。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虽从名校毕业,却义无反顾投身于脱贫战场,她背着一个双肩包,挨家挨户的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仅靠一年多的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的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正是她的努力与坚持,百坭村的路通了灯亮了产业旺了,一半以上的贫困户顺利脱贫了,而黄文秀姐姐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她赶回百坭村的那天晚上。身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弘扬这种为国为人民的家国情怀,将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为一,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学会挑起国家的重担。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关键就在于我们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脊梁,我们更应当续写前辈的家国情怀,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怀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点评
这篇文章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开头点明中心,内容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叙述有逻辑,使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语言流畅。结尾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开头部分通过引用《礼记》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文天祥的名言,点明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引起下文的讨论。文中列举了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典型人物黄文秀的先进事迹,抒发了自己爱国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盼,是一篇优秀的爱国习作。(指导老师韩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