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667期 >2025-02-24编印

DeepSeek说了假话 真的想“打”它
刊发日期:2025-02-24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发、并于今年1月11日上线的一款AI应用——DeepSeekApp。热到什么程度,据第一财经报道,截至2月9日,该应用的累计下载量已超1.1亿次,周活跃用户规模最高近9700万。更重要的是,DeepSeek几乎没有在营销上进行投入。外媒用“震动硅谷”来形容其带给美国的行业震撼,其水平被许多业内人士认可,认为已与ChatGPT比肩,其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成为海外媒体和业内人士谈论的高频词语。
  了解DeepSeek的基本知识,摸透它的脾性,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好帮手、好工具,是当下人们的一项重要追求。它可以帮你查阅资料、撰写讲话、做PPT、开出药方、分析行情、生成视频、编程开发等等,反正可做的事情挺多的。意思就是“未来不是AI淘汰谁,而是率先掌握AI的人,淘汰那些不懂AI的人”。
  正当人们热火朝天地与AI热情相拥之时,渐渐发现它的另一面:说假话。如果是一个社会人,说假话被视为一种“品质有问题”。然而AI说假话,叫人难以名状,诉说无门。就像一对热恋的人儿,忽然有一天发现所有的海誓山盟全是欺骗时一样的心情,一股无名火在胸中腾腾,真的想“打”它。
  一名高校教授吐槽,利用DeepSeek查阅文献资料,结果发现提供的作者是假的,年份是错误的,出版社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经过沟通,DeepSeek承认信息错误,还表达了歉意;人民日报一位资深媒体人让DeepSeek为自己写“列传”,其出生地、母亲姓氏等基本信息张冠李戴。更气人的是,路遥的名著《平凡的世界》被说成是该媒体人老班长的代表作。如果路遥泉下有知,是断然不会同意的。如果学生看了,是会误人子弟的;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苦昼短》,被说成是李白的;明朝“废除宰相”和“设置内阁”混为一谈……
  原以为是来寻求“高科技”帮忙的,没想到是越帮越忙,事倍功半。如果只是事实差错,或许是搜索结果有误还不是最恼火的,而它不懂装懂、精心编织“谎言答案”才令人感到可怕。
  有时候为了显得自己回答高深,DeepSeek会采用一些专业的,甚至新颖的词汇,如量子纠缠、熵增熵减等等,如果用户知识欠缺,很有可能把人一下子“震住”。
  为什么DeepSeek要不懂装懂?难道像人一样是面子问题吗?甚至不断“说假话”忽悠呢?
  笔者通过DeepSeekAPP应用向其问询。它老大老实地分析了“技术局限性:AI幻觉的固有缺陷”“数据源的污染与局限性、互联网信息的混杂性”等5个方面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互联网上有什么内容,不论真假,都有可能变成DeepSeek的素材,而它只负责根据已有的内容进行推理,不对信息本身负责。
  你问“隔壁老王有多高”,它可能就懵了,因为它没见过老王,也不晓得你问的是哪个老王,但它又不得不回答,于是就脑补,根据一般人有多高给你编织一个答案。
  有专家表示,现阶段AI幻觉难以完全被消除。也就是说,DeepSeek等大模型会说假话,短期内无法避免。
  说到底,AI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让人一劳永逸,反而对使用AI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提问、如何对话、如何甄别信息等。
  当AI时代加速到来,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真相,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