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辉(重庆)
如果非要说最初喜欢上瓦屋山的话,那应该还是“百度”说的媒。
据资料记载:瓦屋山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洪雅县境内,古称居山、蜀山,海拔高度2830米,是全球知名桌山。它是亚洲最大的桌山,山顶平台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因其形若“瓦屋”而得名。更因其神奇秀美与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
俗话说,山以奇为要,奇以形为神。瓦屋山单一句“中国第一大平顶山,亚洲第一大桌山”就颠覆了人们平时对山的认知,更否定了人们习惯性对山的奇、险、峻的描述。
此时此刻给人感觉,瓦屋山值得去看看。
我们到达瓦屋山山脚的时候,天空已下起细雨,整个瓦屋山笼罩在雨雾之中,此时雨雾在山间涌动起伏,群山若隐若现,仿佛身披白纱的仙女在峰林间翩翩起舞。云雾缭绕,仙气十足。给人留下一种藏龙卧虎之地的感觉。
本来游瓦屋山可以选择坐观光车或者坐索道的,可我们没得选择,因为这次游瓦屋山的行程只安排了一天,据导游讲,游瓦屋山要真正静得下心来,至少要两到三天。再说我们这个时间段来不是最佳季节,所以大家意见一致,坐索道直上山顶。景区有两段索道,金花桥和古佛坪。金花桥从游客中心到半山腰,古佛坪从半山腰到半山画廊再到山顶。
第一次听说坐索道要转道,花的时间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大家特别地兴奋和好奇。
已是初冬,坐索道前导游不厌其烦地提醒,上山前加厚衣服,穿上雨衣,特别强调不能打伞,因为上了山顶后手露在外面容易冻坏。
缆车启动的时候,也许是本能的反应,大家都急切地向外或向下望去,可遗憾的是什么也看不见,就连缆绳也只能看见一小节,全是白茫茫的一片。还好导游和我们坐在同一辆缆车上,让我们意外地享受到特殊待遇。或许是看到大家失望的眼神,或许是坐索道要40多分钟,更或许是充分体现导游的专业与称职,导游生动讲解起最佳季节到瓦屋山时的别样景观。
“瓦屋山植被相当丰富,可以说是动植物的天堂。这里有60万亩的天然杜鹃林,被称为‘杜鹃花的王国’。春末夏初,各色杜鹃从山腰到山顶次第开放,灿若云锦、艳丽无比。如火如荼的光彩把山都映红了,绚烂夺目、动人心魄、美不胜收。”
“瓦屋山还是植物界‘活化石’——珙桐的故乡。珙桐开花时,满树的白色花朵就像一群振翅欲飞的鸽子,因此又被称为‘鸽子树’。在瓦屋山山腰上,有30万亩珙桐林。每年暮春时节,万花齐放,漫天雪白,犹如群鸽起舞,让人心旷神怡、如临仙境。”
我们被导游那充满激情和磁性的语言感染,更被导游接下来讲到的神奇故事所吸引。
因为从导游口中还知道,瓦屋山更是传说中认定的道教的发源地,玄幻武侠小说中的昆仑墟就在于此。至于为何瓦屋山为“道教“创教发源之地,理由是瓦屋山以最佳经纬度(北纬30°、东经103°左右)、最佳海拔度、最佳生态度、最佳洁静度、最佳造型度而成为天下一绝。传说黄帝、老子、张道陵等深知其中奥妙,选择此地修行、休闲、创道、布道、升天,因为这里既能聚气又能养神。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导游还津津有味地给我们讲解起历史上有许多墨客骚人登临瓦屋山,张道陵、诸葛亮、苏轼、陆游等人都曾与瓦屋山结缘,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和优美传说。
“哇!好美的世界!”不知是谁的一声惊呼,让我们从导游的解说中回过神来,不知不觉瓦屋山顶到了。
此时的瓦屋山沿途,漫天飞舞的雪花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令人眼花缭乱。沉重的积雪压在松树上,松果上结满了冰凌,就像给每棵树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衣服。银装素裹,银霜满地,仿佛进入了冰雪童话的世界。
漫步在瓦屋山顶的步行栈道上,满眼的是云雾缭绕,仙气飘渺。不知不觉就会产生怀疑和猜测,这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自然会对大自然产生由衷的敬意和敬畏,也更会自然产生许多遐想。
此时除了拍照的咔嚓声外,整个瓦屋山竟出奇的静,好像生怕惊扰到神仙的聚会似的,随时都担心着会有神仙和身配长剑的白衣侠女飘过来……
走完瓦屋山平顶栈道总共不到三个小时,可没穿雨衣的、没戴雨帽的,不但头发白了,连眉毛都全白了。大家忍不住都大笑起来:“原来一路到白头竟那么容易啊!真是天上一天,人间十年!”
蜀中仙山,云上瓦屋,“一半天上,一半人间。”离开瓦屋山时,我忍不住动情呼喊:“神奇瓦屋山,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张从辉,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