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655期 >2025-02-07编印

看“哪吒”见自己
刊发日期:2025-02-07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今年春节档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口碑双丰收,截至2月6日22时20分,已实现票房收入60.66亿元,豆瓣评分达到8.6分,领跑春节档。根据有关票房数据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将达72.41亿元,有望成为中国影视票房第一的电影。
  高票房高评分的背后是高流量,是欢度春节的国人购票走进影院的壮观场景。
  我们可以找出多条人们喜爱这部电影的理由:泪点、笑点、燃点集于一体,特效爆棚、沉浸感强,虾兵蟹将神仙妖魔打斗精彩等等,不排除这些成为吸引人们的重要元素。看完电影,真正打动人心、冲击灵魂的还是电影对“哪吒”的重塑,深深敲打在占观众大多数的青年人的心上,看“哪吒”,就好像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
  电影中的哪吒有逆天改命的秉性。一是“天命”,一是“人命”。哪吒生来是魔丸,人人得而诛之。上天的意志、前世的宿命、自身的本质驱使他,站在善的对立面,成为恶的代言人。但哪吒却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命让他成魔,他偏不。魔要杀人,他偏要救人;魔走恶道,他偏选善道;魔必须死,他就挣脱乾坤圈束缚,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与天雷一战。
  何谓“人命”?陈塘关的百姓都晓得哪吒的身世,所以怕他、躲他、孤立他、误解他,甚至侮辱他、打他、伤他,要求他死。整个人世间都在无形当中促使他迎向自己难以逃脱的命运,这就是哪吒的“人命”。
  虽是“命”,哪吒却不想束手就擒,他高呼“去你的鸟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对抗“命运”。
  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还是一个没有被社会化的少年。我是谁?我要如何获得他人的认可?这个世界由仙、魔、妖、人组成,哪吒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必然能够改变偏见,跨越阶层,但哪吒不知晓真相的是,尽管魔与妖靠着努力跻身“仙家”,仍被视为下等。
  哪吒见证了规则制定者如何壮大实力的现实,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实际上是将妖怪炼制成仙丹的刽子手。真相让哪吒的人生信仰崩塌,是仙是魔又有什么区别?相比第一部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二部哪吒喊出了的“我是魔,那又能怎样”是哪吒在成长中对自我的接纳,不再期待成为别人眼中的什么人,是他在看清真相后,依然要破除偏见、秉持改变世界的决心。
  “改变世界,我想试试”。有网友说,无论是妖是魔、成人成仙,即使全世界挡在面前,也不要忘了那个心中有火、想与世界斗上一斗的自己。
  电影观众看到了一个既经典又现代的“哪吒”,看见了一个具有“少年英雄反叛性”的哪吒,而哪吒的困境又何尝不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写照:即使无法改变出身,风雨交加的人生路上也要搏一搏,做一个激情燃烧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