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城南高二○二四级五班陈本津
2024年9月21日杜塞尔多夫阴
当我决定拿上我的行李,踏上我的旅途,连地球都愿意为我添上一笔加速度。14个小时,7000多公里,6小时的差异和一位满怀赤子之心的异客。
迷迷糊糊从梦境中惊醒,晃眼之间我已经来到了异国他乡——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群,一丝怯意在心中涌起。但喜悦还是占了上风,毕竟,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这可是终生难遇的机会,真的感谢自己的母校。第一次出国,就飞这么远,而且是与我们文化差异挺大的欧洲,谁说这是农村人第一次进大城市?这分明是哥伦布第一次发现了新大陆啊!老师热情洋溢地介绍:“这就是你的寄宿家庭啦!”
嚯,这一家子的身高,让我这个还没有1.55米的女孩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还好,Dana姐姐和她的父母热情的拥抱和微笑化解了我的不安。当他们领着我拖着沉重的行李出机场时,“我好像找不到路了。”Jernot爸爸尴尬地说着,其余人面面相觑。哈哈,刚刚来到异国就上演了一幕熟人不熟路的戏剧。在轻松愉悦的找路冒险中,在他们特有的松弛感氛围中,我们渐渐熟悉了。
2024年9月23日洪德堡学校晴
今天来到洪德堡学校,发现他们的校园居然充满了各异的涂鸦!难道自由的气息已经蔓延出墙壁啦?我的伙伴Dana必须参加数学考试,我便同她的朋友Hannah一起上课。除了正常的听课、交流、小组活动外,我也看到有几位同学在课上偷偷用平板玩了一会儿俄罗斯方块或开心消消乐。嘿嘿,被我抓住啦——原来天下小孩一个样啊,都会小小偷懒的。
今天上了一节神学课。他们几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一位学生来扮演神,酷似角色扮演的游戏,其他人当罪人。接着是“坏人们”提出问题,想要赎罪,渴求神来回答他们的问题。结果神又不用去回答他们的问题,于是他们便自己想象神可能会怎样回答。把这一切录音下来,作业便完成了。我感觉他们看重的是提问过程的思维训练,我开始反思自己学习中总希望老师给一个标准答案的做法。
2024年9月30日杜塞尔多夫晴
原来10天那么短暂吗?我怎么这就要离开了?最后这一天,他们为我准备了在德国的第一顿米饭。天啊,他们竟然在煮饭时会往米饭里面放盐!其实之前我也好几次感受到德国食物的特色:特甜与特咸。但是在一口口咸咸的米饭中,我似乎感觉多了一个故乡。米饭虽然不及家乡的软糯香甜,但也温暖可口。Dana的母亲Pe⁃tra还不忘最后调侃一句:“我以前从不知道德国人吃得这么咸,我想现在我知道了。”她的表情,一下就让我又想家了。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们,跨越山海,感谢遇见!
点 评
这是该生德国研学日记系列的节选,根据篇幅要求,做了删改。该文特点有三:
一是真实质朴。真人真事,真环境真体验,最宝贵的是真实而质朴的情感,在笔端自然流露。无论是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和欣喜,还是“不及家乡的软糯香甜”表现的对家乡的眷念,都出自肺腑,如水自然流动。
二是选材新巧。选择出国研学经历,与多数读者产生一定的审美距离。而研学过程中,不写“大”事件,单选“小”故事,以小见大,从点滴中表现文化差异,读来亲切自然。
三是思路清晰。采用日记体的形式,随时间推移,场景变换娓娓道来,行文干净清爽。 (指导老师梁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