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报记者廖雅尘
“‘知识产权+金融’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还盘活了知识产权资产,让‘知本’变‘资本’、‘知产’变‘红利’,以全新的路径方法提升了专利商业价值,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日,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建工)相关负责人对大渡口区推出的“义渡优质贷”赞叹道。
作为一家集投资与建设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同时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佼佼者,2024年8月21日,在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的精心指导下,中冶建工凭借10项专利的质押,成功从农业银行获得了高达2000万元的“义渡优质贷”贷款,并额外享受了政府的补贴与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同样,这一创新融资模式也赢得了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井谷元”)的点赞。作为大渡口区率先引入的智能化、自动化重庆小面生产企业,井谷元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资金需求的挑战。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了解到需求后,迅速与重庆三峡银行取得联系,上门解读“义渡优质贷”政策,最终帮助井谷元凭借2项专利成功获得200万元的授信额度。这也是重庆市首家重庆小面企业以“以质为信”,获得首笔“义渡优质贷”贷款。
“相较于其他融资产品,‘义渡优质贷’不但额度高,其贷款成本也更为亲民,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井谷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笔资金将被精准投入到生产技术升级、管理流程优化等关键环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冶建工与井谷元的成功案例,仅仅是大渡口区“义渡优质贷”金融产品精准服务企业的一个生动写照。
为破解企业在加强技术研发、标准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中的融资难题,2024年8月,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发展中心联合印发《“义渡优质贷”业务实施方案》,创新推出了“义渡优质贷”。
据介绍,“义渡优质贷”是“以质为信”,为具有质量能力、质量管理、质量品牌等质量信誉要素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的一种金融产品,是“质量+金融”协同助力企业质量标准品牌等“软实力”转化为贷款授信“硬实惠”的创新举措,也是大渡口区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质量强市建设决策部署的有力措施。
“义渡优质贷”融资对象涵盖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品牌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企业,通过质量认证、绿色产品等认证企业,认定为首台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等优质企业和经区金融发展中心认定审核的符合“诚信贷”规定的中小微企业。
目前,全区拥有5家政府质量奖企业,专精特新企业8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8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91件,有效发明专利1308件。
为推动“义渡优质贷”在全区全面开花,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与重庆三峡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工商银行、重庆银行等8家银行机构通力合作,创新“质量+金融”服务模式,指导银行面向取得质量明显成效的企业,为其提供利率优惠、优先受理审批放款等专属服务。同时,开展精准有效的宣传推介,走访企业了解融资需求,向银行推送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企业名单,有效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实现了银企“双向奔赴”。
据介绍,“义渡优质贷”实施以来,各银行已累计与16家企业签署合同,累计授信9720万元,有效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并转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