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615期 >2024-12-06编印

翩然而去的琼瑶不一样的大足情
刊发日期:2024-12-06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际,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2024年12月4日,著名作家琼瑶在台湾淡水家中离世,终年86岁。琼瑶在遗书中将生命的逝去,喻作火焰熄灭。
  “翩然”而去的琼瑶,生前行遍万水千山,对重庆市大足,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琼瑶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阔别40年的故土。游历了北京、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当年4月,琼瑶夫妇来到重庆,参观了大足石刻。当时在重庆市体委办公室负责相关接待工作的邓敬菀女士参与了那一次接待。琼瑶夫妇想去参观大足石刻,尽管当时大足石刻还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其“世界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的震撼,还是深深吸引了琼瑶夫妇一行。
  当年的交通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交通工具也较为落后。重庆市体委安排了一辆面包车,翻过歌乐山,一路颠簸好几个小时,才将车开到了大足石刻宝顶景区,请了当时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馆长专门进行解说,琼瑶夫妇观赏得非常认真。
  负责接待工作的邓敬菀女士的女儿赵钰是个“琼瑶迷”,妈妈请琼瑶签字后当礼物送给女儿。琼瑶在自己的小说作品《聚散两依依》上签道:“给赵钰小妹”。
  在大足石刻宝顶景区参观时,琼瑶夫妇还与大足及其他参与接待的人员合影留念。
  琼瑶夫妇一行到大足观光,大足方的接待令人心满意足,除了对大足石刻生动形象的讲解外,还拿出大足“土特产”请琼瑶品尝。
  大足笛女酒是大足地方特产,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家喻户晓,曾获省优、部优、国家级金奖,是地道的重庆名酒、重庆名牌。琼瑶在品尝了大足笛女酒后,赞不绝口,欣然题词:“其味也甜,其名也美;闻之欲醉,尝之欲仙。”
  从琼瑶夫妇一行到大足观光至现在,已整整过去36年时光。36年弹指一挥间,琼瑶也从中年到了暮年,火花燃尽翩然归去。
  对于中国大陆读者和影视剧观众而言,琼瑶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时代符号,曾陪伴几代人,无论你看或不看、喜欢或不喜欢,她都会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作为中国西南一隅的大足,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与其他地方一样,在当年“琼瑶热”浪之中,大足也有不少青春少年从《窗外》读到《几度夕阳红》,从《青青河边草》看到《一帘幽梦》,再到《梅花三弄》《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对纯情的向往,对真爱的渴求,对自由的追逐,对落后传统礼教的冲撞和痛苦,哭红了眼睛,哭肿了眼眶,真是“月朦胧鸟朦胧”泪也朦胧。
  一日大足人,一生大足情。琼瑶在大足的时光很短暂,在通往天堂的路上,“翩然”而去的琼瑶,也有挥之不去的大足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