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重庆市旅游文化发展大会·特别报道总第600期 >2024-11-16编印

非遗里的巴渝光芒
刊发日期:2024-11-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江津“小彩龙舞
小彩龙舞””
表演

江津“小彩龙舞 小彩龙舞”” 表演

唐丽娟正在展示巴绣技艺

唐丽娟正在展示巴绣技艺

传承人正在制作长寿抛沙画

传承人正在制作长寿抛沙画

彭水玩牛

彭水玩牛

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

市民逛集市

市民逛集市

市民体验艾灸

市民体验艾灸

市民选购非遗商品

市民选购非遗商品

  

□新渝报记者毛双张玮
  实习生宾振宇姜好文/图
  巫溪巴绣一比一还原的《清明上河图》、滋味甜醇的南川“千年金山红”、幽默诙谐的彭水玩牛表演……在巴渝非遗文创集市上,市民可以近距离欣赏并购买到独具特色的非遗好物,还能参与互动性强的非遗项目,深切体验非遗技艺的精妙,在吃喝玩乐中感受巴渝非遗的魅力。

看非遗之美

  非遗之美,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世代相传。
  巴绣(巫溪嫁花)发源自巫溪县宁厂古镇,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时候,在巫溪民间,女孩从十一二岁便开始学习挑花,其所绣的作品多为床套、床帘、蚊帐等出嫁所需的“嫁妆”,寄托着女性对美好婚姻的向往,故得名“巫溪嫁花”。如今,巴绣的故事正以新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上演。
  巴绣传承人唐丽娟,带来了一比一还原的《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绣制过程中,唐丽娟尊重作品原尺寸、原规格、原色调一比一临摹,针丝如发,细腻如玉。
  西兰卡普(土家织锦)是土家族古老的手工工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其代表性传承人汪少碧从小热爱织绣技艺,从事西兰卡普技艺多年,其代表作《岩墙花》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工匠杯”设计制作大赛金奖。
  丰富饱满的纹样,鲜明热烈的色彩,许多游客第一次见到西兰卡普,便被深深吸引。
  在集市现场,60岁的汪少碧一边向游客介绍西兰卡普的特点,一边现场演绎。“像这种斜纹工艺,即便是我这样的熟练工,一天也只能完成10公分左右。”汪少碧说,她现在主要的精力放在西兰卡普的传承上,黔江民族高中和重庆市旅游职业学院都聘请她去上课。
  除了巫溪巴绣、西兰卡普,在“大美非遗”区域,大家还能看到蜀绣、荣昌夏布、开州汉秀等。

体验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国人民的传统和智慧,在“乐享非遗”展区,刘氏刺熨疗法的展台前,许多游客正在体验刮痧、艾灸等。
  市民陈女士长期伏案工作,肩膀时常酸胀。看到刘氏刺熨疗法的展台,她便挪不开步了,“早就听说过他们家,没想到今天可以免费体验,效果真不错!”
  据了解,“刘氏刺熨疗法”为重庆市基层名中医、国家级中医非遗传承人刘光瑞传承总结的中医扶阳理论的外治法,通过三棱针、梅花针配合火熨术进行治疗,对颈、肩、腰、关节等部位寒痹症、痛症有很好缓解作用。
  刘氏刺熨疗法属重庆刘氏家族的医术,自清顺治年间刘氏先祖从湖广迁来重庆之时始,迄今约350年,传承了十五代。展台现场,传承人刘光瑞忙个不停,把脉、开方,游客络绎不绝。
  紧邻刘氏刺熨疗法展台的是燕青门正骨疗法,它源自900年前北宋年间的燕青拳门派。1927年,燕青门第六代传人赵锦才挟技入渝,以其独特的“武为医所用,医含武所学”的治疗理念,将燕青门武术的步法、身法、气法与正骨手法互相融合施术、一气呵成,将巴渝地区的骨伤治疗推向新高度,其提倡的“不开刀治骨伤”的新理念为中医界所认可。
  2021年,燕青门正骨疗法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集市,燕青门正骨疗法带来了多种自己研制的药膏,传承人希望将这项技艺传承并发扬,让越来越多人了解这项非遗。
  除了刘氏刺熨疗法、燕青门正骨疗法,游客可以慢下来,在“乐享非遗”展区感受这份来自古老岁月的别样温暖。

赏非遗表演

  非遗表演类项目在全市的非遗名录体系中占比较高,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表演类非遗项目极具地域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参与性。
  “牵起牛儿乐呵呵,走了东坡走西坡……”11月15日上午,昌州古城入口处,来自彭水的玩牛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
  彭水玩牛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一种地方独创艺术形式,2019年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融合了器乐、舞蹈、三句半、脱口秀等多种艺术元素,展现了彭水人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幽默诙谐的表演引得观赏者哈哈大笑,许多市民拿出手机拍照、录像。
  来自江津的“小彩龙舞”也同样引人关注。“小彩龙舞”也称“舞小龙”,因舞蹈者持小型龙形道具而得名,民间又叫“耍小龙”。2011年,江津“小彩龙舞”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一群由初中生和高中生组成的表演队,充满了青春与活力。生生不息的“小彩龙”,在岁月的波光流转间,历久弥新。
  此次活动的非遗表演采用街区定点路演、巡演和主舞台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四川竹琴、狮舞、苗族民歌等以定点路演的方式呈现;大足鲤鱼灯舞、江津“小彩龙舞”等作为主线在街区内巡游演出;舞台表演则以川剧、玩牛、杂技等项目为主。
  集市开市期间,每天都有数场非遗表演,市民朋友可在不同展位区域与表演者互动。

品非遗茶香

  重庆自古就是茶区,种茶制茶历史悠久。重庆既是茶业产区,也是茶业消费区。
  南川金佛山的大树茶,尤其是“千年金山红”古树红茶,生长在金佛山海拔1300米的高山上,其中一棵2700年的古茶树,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茶树鼻祖”。
  “千年金山红”滋味甜醇,九泡余香,汤色依旧,余韵悠长。2019年,“千年金山红”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川秀芽条索紧直细秀,翠绿鲜润;内质汤清碧绿,香气鲜嫩浓郁,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巫溪老鹰茶汤茶汤呈金黄琥珀色,清澈明亮,入口微涩,随即回甜回甘、樟香浓烈,具有奇异的“兰麝之香”,滋味醇和爽口,茶汤在夏季有隔夜不馊的绝处。
  巴南银针、万盛黑山红、大足古龙龙芽绿茶……快去“茶和天下”品非遗茶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