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新芽总第598期 >2024-11-14编印

学剪纸
刊发日期:2024-11-14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雍溪实验学校九年级三班李怡葶  语音阅读:
  

大足区雍溪实验学校九年级三班李怡葶

  当时间的沙漏沥下岁月的痕迹,金子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忍痛的肌肤,珍珠才会如此莹润;当经年的养分沉下深埋的根茎,毛竹才会如此蓬勃。
  经由岁月的洗礼,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诞生了举世闻名的华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不少传统文化深藏在历史的尘埃中。传承传统文化,让它重焕光彩,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光荣使命。
  除夕晚上,我和爸妈在沙发上坐等春晚开播。我随手拿了一本书翻看。“咦?爸爸,这纸怎么变成了花?”“傻孩子,这是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惊讶地张大嘴巴:“这么复杂的图案,居然是剪刀剪出来的?我也想试试。”爸爸说:“这个呢,普通人可剪不出来,要专门剪纸的艺人才会。不过,我们可以做简单的。”
  我兴奋地找来剪刀和纸张,照着书上的样子,剪了起来。剪完一看,纸上东一个破洞、西一个小方格,难看死了。我的心坠到了谷底。我垂头丧气地抱怨:“爸爸,为什么我剪得这么丑?”爸爸安慰我:“别人剪这个可不是一时兴起,是经过许多失败后坚持不懈练习得来的,你这样已经很好啦!”
  看着我懵懵懂懂的呆样,爸爸拿手机让我观看畅杨杨的视频。作为第25届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省级非遗项目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的畅杨杨是90后男生,他的剪纸被称为“指尖上的魔术”。只见红色的纸张在他手指间翻飞,不一会儿,一朵雍容的牡丹便在他手中“绽放”。
  “剪纸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我讲述家乡故事的方式,我想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爱上剪纸,了解我的家乡。”“剪纸没有秘诀,只有不停地去剪、去练、去琢磨,才能形成质的飞跃,急于求成的人很难剪出一幅优秀的作品。”听到畅杨杨介绍,我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原来剪纸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练习,成功的剪纸还可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我也要向他学习,剪出属于我自己的精彩。
  从此,我改掉了坐不住的毛病,一有空就拿起纸张,对着教材,咔嚓咔嚓地挥舞起剪刀,剪出形形色色的花草、小动物……
  我知道,剪纸之路道阻且长,但我一定会利用好课余时间,坚持练习,争取剪出更好、更美的图样。我深知:传承剪纸等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

点 评
  这是一篇弘扬传统文化的习作。作者由于好奇开始试着学剪纸,发现剪纸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中间巧妙地运用观看剪纸视频,借畅杨杨的口宣传剪纸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全文语言流畅,恰当运用修辞方法和各种人物描写方法,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了主题。

  (指导老师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