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新芽总第598期 >2024-11-14编印

秋游田园
刊发日期:2024-11-14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宝顶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杨晓凤  语音阅读:
  

大足区宝顶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杨晓凤

  盼望已久的研学旅行到了,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集合、上车……一路上欢声笑语,一转眼就来到了大足区拾万镇“隆平五彩田园”。
  这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金秋九月,“隆平五彩田园”里稻谷一望无际,有金灿灿的,有绿油油的,有紫晶晶的……五彩缤纷,像铺上了一大块彩色的地毯。阵阵稻香扑面而来,沉甸甸的稻穗颗粒饱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教练带着我们登上了“一粒米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田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最震撼的是,科学家们用不同颜色的稻谷打造出了一幅幅巨型宏伟图案:有大足石刻的经典造像养鸡女图,有袁隆平爷爷辛勤研发的场景图,有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图文……彰显着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接下来我们在基地玩了射箭、投掷、泡泡和舂米等活动。
  我最难忘的是舂米活动。老师把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人面前一个石臼,像一个高高的饭碗,凹进去的地方很深很光滑。我抓了一小把稻谷,放在那个石臼里。然后拿起圆溜溜的石球,一下一下地舂。但不好使劲,我又握住石球,使劲压在谷子上,手腕不停地旋转。只听到“嚓嚓嚓”的声音,好几颗谷子脱掉了金色的外衣,露出了白白的身子。哇,这就是我们平时煮饭的米——大白米。古人真有智慧呀,那时候没有剥壳机,之前我还以为古人用手一颗一颗地剥呢,吃一顿饭,那得剥多久呢?
  听教练说,还有一种稻谷,两米多高,就像一棵树。原来袁隆平爷爷一直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经梦到田里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坐在这样的稻穗下乘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袁隆平爷爷用60年的时间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2021年11月15日,袁隆平爷爷生前参与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巨丰5号”在浙江龙泉喜迎丰收,平均高度可达2米,穗粒比普通稻穗多3倍。袁隆平爷爷好厉害呀!他不仅让中国人民吃饱饭,还无私地将这一技术分享给其他国家,帮助全世界许多人免受饥饿的困扰。
  这次研学活动收获了美景,更收获了袁隆平爷爷那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点 评
  小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呈现,节奏把握得好,张弛有度。既有细腻的描绘,又有简略的概括。既有美丽的画卷,又有充满趣味的活动。作者用孩童的视觉探索着五彩稻谷打造的美丽风景图,用孩童的心灵感悟着充满文化底蕴的舂米活动,灵动的文笔透出浓浓的童真童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身临其境,既感受旅行的快乐,又领略旅途的惊喜。
  小作者将袁隆平爷爷比较深奥的科研话题通过教练的介绍呈现出来,然后以自己的认知概括出袁隆平爷爷的坚持不懈和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指导老师贺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