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海棠中学二○二四级二十四班赵邦行
老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他们当年的风光。街会老,但有一种精神永不磨灭,它叫传承。
我的爷爷在这条老街住了几十年,用竹篾扎了几十年的鲤鱼灯,是一位非文化遗产的匠人。近年来,他时常望着门口的那些鲤鱼灯发呆,时常发出感叹:“唉,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什么都机械化,看来这门手艺要失传喽,这些竹篾怕是没用喽!”
“爷爷,您教我吧!”
一老一小,从山林里砍下了结实的竹子。
爷爷选好了材料,就开始了制作的第一步:把好的竹筒处理成大小合适、软硬适中的竹篾,爷爷那把锃亮又十分锋利的柴刀,在他手里自由穿梭于竹筒之间,清脆的“咚咚”声溢出,淡淡的幽香飘出。不一会儿,一根粗壮的竹筒,便变成一些均匀的竹篾。
“在制作鲤鱼灯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扎鱼身,扎得紧,才显现出鱼的苗条;扎得不紧,则显现出鱼的无精打采与制作人的稚嫩。”爷爷边说边拿起一根竹篾,将竹篾蜷成一个圆圈,再用麻纸扎住交接处……那一根根坚韧的竹篾,在爷爷手中像一条条蚕丝一般,柔软无比,不一会儿,一只鲤鱼骨架便在爷爷手中活了过来。我学着爷爷的样,拿起一根竹篾,将其弯成一个圆圈,刚准备去拿麻纸扎住交接处,他好像在与我开玩笑似的,又弹开了,我不服气,死死地捏着那个圆圈,另一只手迅速拿起麻纸,扎住了交接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把鱼灯扎好了。可我与爷爷一比,才发现鱼肚似乎大了些,经过爷爷的巧手的指点,终于把鱼灯扎好了。
接下来,就是贴“鱼鳞”了。爷爷拿出以前没用完的金粉和“鱼鳞”,手把手地教我在“鱼鳞”上涂满胶水,然后放到金粉盆里平按一下,“鳞片”上便印出金灿灿的鱼鳞花纹,再在竹架上涂上胶水,将做好的鳞片贴上去。终于,散发着幽幽竹香的一根根竹篾,变成了一盏亮丽的鲤鱼灯。
一老一小,舞起鲤鱼灯,笑了。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金黄。在老街巷子里,上灯了,小孩子们跑来跑去,风吹来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点 评
这篇习作生动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及其传承。开篇通过描述老巷子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引出了文章的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在制作鲤鱼灯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细节描写,如爷爷使用柴刀切割竹子时的声音、气味等,这些细节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爷爷的叹息和作者主动提出学习制作鲤鱼灯的情节,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即将消失的担忧和继承传统技艺的决心,真挚动人。结尾以一幅温馨的画面收尾,呼应了开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指导老师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