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他们在狭小的修复空间里,有的拿着手术刀,有的拿着注射剂,有的拿着钳子……无不小心翼翼、细致入微,不敢有半点疏忽。
“中小型石窟的修复工作,绝非一蹴而就能够完成,反而需要我们花上更多时间和耐心。因为我们知道,文物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说,大足石刻作为室外文化遗存,又多以摩崖造像的形式展现,历经千百年的冷暖交替、风吹日晒、雨雾浸蚀等自然因素影响,一直面临着崖壁渗水、岩体失稳、石质风化、生物侵蚀、彩绘层和金箔层劣化等多种病害的威胁,现已进入高速风化期,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病人”这么多,又分散在各处,怎么“治”?
陈卉丽指着办公桌上厚厚的一叠档案说,“和人一样,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分批救治。”
那么现在石刻们最严重的“疾患”是什么呢?
“岩体失稳。”陈卉丽一针见血,“如果石刻所在的岩体因为风化和渗水而坍塌,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中小型石窟修复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为这些石刻修建一个既可以遮风躲雨又智能化的“家”。
于是,文物专家们开始兵分两路,一路负责修房子安监控设置红外线保护网,另一路则一头扎进各个石刻所在的山中,为石刻进行“治疗”之前的“问诊”。
陈卉丽说,他们根据“问诊”的情况,将石刻安排进不同的“病房”,“有些石刻已经病入膏肓,那么就住进‘ICU’,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救治,有些石刻只是老年病严重,就住进普通病房,先对关键性的病症进行治疗,治疗药物,都需要根据石刻的不同情况进行反复配比。”
“修复中始终坚守真实性第一的原则。”陈卉丽表示,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在没有准确依据的情况下,修复是不允许擅自创新的,否则就是对文物历史真实性的破坏。正因为这样苛刻的要求,让修复工作每一步都充斥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它们,伤痕累累亟待保护
全国中小型石窟众多,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2001年至2019年间,大足石刻研究院维修了68处中小型石窟中的13处石窟保护建筑,加固了3处石窟岩体,但目前仍有大量的石窟造像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产生了岩体开裂松动、渗水、苔藓、彩绘剥落、风化侵蚀等病害,危害造像本体安全。
同时严峻的还有中小型石窟的安全形势,68处中小型石窟中有31处缺少电源,50处缺少完整的安防监控设施,不利于开展造像的安全监测和考古研究等保护工作。
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型石窟的保护?蒋思维说,目前,结合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保护设施和保存环境现状,研究院开展了中小型石窟保护设施建设,改善文物保存环境。
截至目前,第一期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对21处中小型石窟的保护建筑、人行步道、排水沟等的新建或修缮。同时,大足石刻研究院还为21处中小型石窟装上了智能安防系统,让各个乡镇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查看辖区文物点的实时视频。
在对中小型石窟本体进行保护的同时,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将建设乡村文化遗产体验公园,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所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主动参与到对包括中小型石窟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所面临的困境,同样也存在于我国其他地区的中小型石窟之中。蒋思维说,根据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5986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仅有705处,而中小型石窟占了绝大多数,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大足石刻研究院正在实施的中小型石窟保护工作,也是在为全国中小型石窟的保护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