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491期 >2024-06-11编印

“一表通”智能报表化繁为简
全市基层报表数量、处理报表时间等缩减50%以上
刊发日期:2024-06-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1版)另外,由于不同部门、系统索要的数据存在着交叉,加上表格格式及统计口径等存在差异,数据不共享、不集成,让不少干部疲于数据复制粘贴、多头报送。
  比如在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近120名工作人员里经常承担报表填报任务的就有80人上下。一直以来,不少镇街基层工作人员都打趣戏谑自己是“表哥”“表姐”。

数字赋能“报表+台账”为基层减负
  面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报表负担过重问题,重庆突出“大场景、小切口”,全面启动台账报表应用试点,通过数字赋能,为基层工作人员逐步卸下“报表负担”。
  去年数字重庆建设启动以来,我市探索建设“报表+台账”数字化融合场景,于当年9月在永川区率先投用“一表通”应用系统。如今这套系统运行大半年下来,在推动基层减负、治理增效等多方面取得实效。
  永川区大数据局负责人介绍,该区主要做法是依托数字重庆“1361”总体构架,在基层智治体系下,形成“131”架构——将“渝快政”作为统一的1个入口,形成“数字台账、智能报表、分析调度”3个核心模块,建成1个镇街数据池。
  其中,数字台账模块承载日常数据填报上报,通过部门核心业务梳理,结合历史报表,设计形成各领域、各条线台账,切实变报表为数字台账。
  智能报表模块是开展临时报表任务的统一渠道,由部门下发报表,基层在线填报、审核上报,满足部门临时业务数据需求。
  分析调度模块基于“台账+报表”沉淀数据,发掘数据价值,为实现数据利用奠定基础。
  “通过打通数据壁垒,让以前的‘找基层要数据’,转变为‘在系统取数据’,这是‘一表通’应用的主要特点。”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镇村工作人员只需首次录入历史数据、动态维护确需走访生成的数据,相关部门即可在台账内实时查看调取。
  以关爱残疾人相关报表为例,以前各镇街需向残联、民政等多部门定时报送相关报表10多张次,包括《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变化情况对比表》《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变化情况对比表》等。这些报表包含大量重复内容,如残疾人姓名、家庭经济状况等,需在不同表格上重复填报。如今,实现数据自动关联、实时更新后,上述内容可自动生成并合并为“残疾人信息台账”,不再需要人工填报。
  目前,全市各区县传统报表平均压减率达到50%以上,各镇街的填报压减率达到70%以上,各级各单位只需应用“一表通”,即可实现数据维护、智能上报、随时取用。

“一表通”推动基层治理增效
  今年4月起,永川区双石镇村民龙方荣开始领取到政府发放的困难救助金。
  龙方荣年满60岁,生活困难。今年3月,双石镇民政救助岗工作人员戴昕芮下村走访,了解到龙老独居,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和扶养人,属于低收入家庭,符合相关救助政策。
  3月底,双石镇政府为龙老报送特困人员申请,很快就有了着落。
  “以前我大多数时候都要在办公室填报各种表格,很难走出去。”戴昕芮说,以前她要分月度、季度、年度报送各类报表,“不到群众身边,群众诉求便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
  “使用‘一表通’后轻松多了,部门需要什么数据,可直接从台账中提取,不用再找镇上重复填写、报送。”戴昕芮表示,目前她每个月临时报表只有两三张,填报内容大多是补充完善,10分钟左右就可以处理好,“现在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服务群众了!”
  “‘一表通’带来的最大裨益,就是把基层工作人员从报表中解脱出来,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下沉到村社、社区、网格中服务群众,实现基层治理增效。”双石镇党委负责人说,该镇原来每月平均填报各类报表110张,现在这些报表不再需要填报了,只需在维护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偶尔补充完善一次性临时报表即可。
  “‘一表通’投用后,推动基层报表减负效果明显。”市“一表通”智能报表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一表通”实施以来,目前全市基层报表数量、处理报表时间和参与报表工作人员均实现50%以上的大幅度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