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渝周刊·读书总第480期 >2024-05-24编印

扬雄:掩藏在历史中的大汉第一才子
——简评黎正光长篇历史小说《春秋墨香》
刊发日期:2024-05-24 阅读次数: 作者:夏吉林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夏吉林
  大汉的才子们像天上的星汉那么灿烂。比如满足汉武帝开疆拓土,硬生生把汉初的休养生息国策,转为积极进取的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等);十多年徒步考证考察自黄帝以来的传说和信史,著成“史家绝唱”《史记》的司马迁;更有辞赋先贤枚乘和司马相如;班氏父子兄妹三代著《汉书》佳话;整理周代、秦代、汉代以来文字,铸成《说文解字》的许慎。以及开一代清新诗风的曹操父子三人,基本上都是对后世百代的政治、文化、思想、民族团结影响深远的人。
  单说另有一人,兼具有对儒家思想、道家正统发扬光大的功勋,更有对历史、文字梳理的贡献,还有汉赋第一家的隆誉。可他虽然不断被当时或后世大腕儿们反复称道,比如刘向、桓谭、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王安石,这些人的道德文章也是光照万仞、彪炳千秋的,他们却一致为此人点赞,而这个人的学问造诣,纵横经、史、子、集,被誉为汉代孔子,他的成绩却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这真是一个未解之谜。
  他就是《陋室铭》提到的“西蜀子云亭”的主人——扬雄,由于他涉猎天文地理、儒道哲学、文字历史、诗赋策论各领域,都有立意高远的著作存世,又得唐宋之际大腕儿们盛赞,今人认为他才是——汉代第一才子。这位淹没在历史浪潮的大汉第一才子的未解之谜,在最近出版的诗人作家黎正光的巨作《春秋墨香——扬雄别传》,或许能找到各种答案。
  且打开,煌煌百万字的《春秋墨香——扬雄别传》(后文简称《别传》)。


  扬雄作为真正的寒门子弟,人生之路起于西汉成都平原的乡村草树之间,作者有意在他童年时代,就伴生一位流浪汉“刘三娃”,一个历经万劫无悔的痴情女“杏花”。刘三娃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流浪、流亡、流氓和叫花子人生过程,其侠肝义胆的人生部分,多多少少与扬雄的友情、交情、爱情、私情和金钱发生过交集。这个看似简单的人物设计,一下子把在历史天空中“神龙见尾不见首”的扬雄,放在云烟暧曃的成都西郊,变得像平凡的草木一样可亲可近、可感可观。(1—20章)
  附着在刘三娃这一丐帮老大后面的,是自古以来的江湖底层人民的生存逻辑和风貌,这里的生存核心原则就是“情义”二字,思想简单、快意恩仇、及时了结;这与扬雄求学成才的学问之路“滴水穿石、磨杵成针、十年一剑”形成节奏和意义的反差对比,在阅读性上,比普通历史人物传记愉快很多,况且两条人生路的互相注解和验证,一边隐入尘埃、一边又飞纵青天的足迹,令扬雄在学问上,向前能深入探秘上古“蜀王”的本纪(62—70章),向后能细致辨析《方言》在大中国各区域、各民族的应用(35、42、86、95章),展现扬雄在那个时代生活的真实画卷,带入感强烈。


  继广汉三星堆、历史的长河兜兜转转彭州、都江堰、郫县之后,古蜀文明来到金沙——成都。
  汉代的成都,相对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幸福之都,社会人才选拔,尚无科举制度,而是“举孝廉”的方式,有德、有才、有名的学子,会得到经济、政治、学术上的盛名,扬雄也正是以自己的《蜀都赋》等佳作,爆得大名,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令他在信息不畅的古代社会,能够轻松到达成都当时的顶流人物跟前,比如易学大家“严君平”,又能在邛崃“方言学家”林闾翁儒门下学四书六经及《尔雅》等方言学,青城山道学早期筚路蓝缕的“张云天”、以及走官宦路线的文翁石室的同学杨庄等人。
  与这些人的互相交往和砥砺中,《别传》在扬雄的研学、游学、自学、求学生涯里,交织了对成都更大江湖的挚友、宗师、土匪、娼妓、贪官、侠客、村霸、义士、恶吏、红颜知己、旧情新妻关系、情感、价值的把握、甄别和参与。令扬雄的价值和思想的形成,显出植根于土壤又超越生活的逻辑来。


  成都江湖对扬雄的修学之路有“承下启上”作用,成都江湖给扬雄关键提携的,当数同窗杨庄。扬雄在严君平的平乐书院读书教书八年后,他的江湖就开始从涪县“尊经书院”升级到皇城长安,步入仕途,实赖杨庄推荐他作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的军事文书,后又汉成帝命他随侍左右。
  皇帝要他用汉赋文字的旖丽风格,赞美圣上的伟岸,扬雄在《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里是把皇帝老儿写美了,但每一篇都干点批评讽喻皇帝铺张奢侈的事儿。写作的批评与表扬,只要不考虑祸福,都是自己的成长。
  这是智者的快乐,快乐的智者总是魅力四射的,《别传》里多个画卷表现,扬雄在羌寨、涪县书院、成都酒肆里,多次撞见不期而遇的款款深情。即使那些钟情他的羊角花、黄玉、梅香、杏花等一辈子爱之念之,有的甚至于出家守志。《别传》甚至写到后宫赵飞燕,为巩固“后位”曾对扬雄寄予用赋美誉她的非分期望。
  可是,胸有星辰大海者,哪能被世间的情感和金钱所羁绊。
  能抛下虚名者,自有更高的目标;能不被情爱网络者,自有一份清净心。
  扬雄在长安的江湖和庙堂里,迅速遇见他想要成为的自己。
  那个林闾翁儒“泣血拜托”的“方言学”研究,在长安的大国交往和纵横的舞台,顺利生发。


  细节一
  过去十多年间,扬雄之所以提不起方言研究兴趣,是因为扬雄一直生活在四川境内。蜀郡各地虽有些语言小差异,但毕竟说的都是川话,其特点是没有实质上北方方言大差异。而长安就不同了,大汉版图上,来帝都办事做生意的人(甚至外国使者)非常多,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口音就有显著的方言区别。夜晚来大漠客栈门看热闹的扬雄,就是为听不同方言而围观吵架之人。
  快到子夜时,扬雄才回到住地房间。没有睡意的扬雄磨好墨后,就提笔在竹简上记下一些不同地域汉子的语言发声特点。连竹简侠扬雄也没想到,他的记录,开启了他长达二十七年的方言研究,直到他去世为止,终于成就他成为世界方言学鼻祖。(第88章)
  细节二
  扬雄每天按正常作息时间在石渠或天禄阁工作,下班后就在宫门外询问那些来自不同地域大臣的方言情况,并做了较详细纪录。宫中休沐时,扬雄就到长安一些商铺、货栈、市场与客栈等处,向来自不同郡县的客商和旅人了解方言(包括发音与语义)。
  通过深入民间询问了解,扬雄才大致明白,在大汉朝版图内,存在有中原、关中、闽南、西域、湖广、西南等不同的大区域方言,而至于其他小地方方言,那就更多了。很快,他的好友扬庄、王莽和刘歆等人,对扬雄调查方言一事有了疑惑和不解。尤其是扬庄和王莽,他俩认为扬雄去搜集调查方言有些莫名奇妙,有辱辞赋大咖声誉。王莽甚至认为,子云不去拓展继续发挥自己的写赋优势,而经常跑到宫外去跟那些下里巴人打交道,这会影响自己的仕途。(第88章)
  早起方言学研究的田野调查,就这样被扬雄以众人眼中的奇特方式实现,是生活实践(历史的沧海、生死的践行)的总结,就像乾嘉学派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里的观点:六经是上古圣贤在具体治国理政、爱民利生的过程的实践总结,有他坚实的实践意义,扬雄的语言学,也是各民族生活的柴米油盐、婚丧嫁娶等生活细节中,语言应用的真实归纳总结。
  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经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和各家代表人物的奔走实践,屡败又屡战,屡战还屡败;在秦代大多又被暴政清场后,到汉朝相对安定的社会生活里,这些思想学说又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国各民族经济、政治、思想相互融合中再次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到达汉代全面梳理和总结发展的时代。
  司马迁、扬雄(《续史记》)、班氏父子,梳理和总结了历史,著作成果万卷;董仲舒、贾谊、扬雄(《法言》),继承发扬、丰富强化了儒学主体,并为汉代国力的兴盛助力;司马相如、扬雄(四赋)、枚乘与张衡,把汉赋推到后人无法翻越的高峰;文景帝、汉武帝、扬雄(《太玄》)、张道陵,对道家哲学的运用、钩沉和创新发展,是道家从学说进入庙堂,又植根于百姓生活的几步跨越。
  这些领域,都有扬雄独特的著书立说,大汉第一才子的贡献。《别传》一书,都有浓墨重彩的演绎。


  这些贡献,令扬雄从起于郫县的毫末农人,直达庙堂之高,甚至在如今汉家宫阙成黄土以后,扬雄还令我们现代人谈起,已经成为汉王朝文化思想里最闪耀的“星辰”之一。
  在我现在看来,扬雄所有成就中,最具有意义的伟大成就,就是语言学的成就。
  汉代的语言学和文字学成就,有汉初的《尔雅》、西汉末的《方言》、《训纂篇》、汇集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硕果。
  《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这部世界第一的字典,需要自伏羲时代以来的汉字发展和总结,许慎在20多年时间著书《说文解字》的过程中,《方言》《训纂》早就为他做足了准备,这两个准备都是由扬雄完成。扬雄和许慎相隔约100年,但是,在文字的天空里早已为彼此准备了智慧的星光与实证的启蒙。《方言》《训纂》为许慎的出现,提前做了“说文开智”文字的收集整理。
  汉文字对于在整个“华”和“夏”统合、分裂,争斗、包容,消融、焕生的过程中,起到某种精神宗教的作用,汉字里记录着这片土地的人们对天地诸神的供奉和信仰,比如说“礼”字,制定玉彰礼四方的仪轨,比如说“敬”字,约定有供奉血亲祖灵的程序;文字里有这一片大地上,从海洋、平原、丘陵到西部浩渺沙漠、苦寒高原的思维和精神,即使广袤的中国各地,民族不同、语音殊异、地域割据,但是都共同继承和认同那些核心汉字的文化、礼义、真理和思维模型。这种类宗教(义理相对稳定统一)的文字,在政治版图的分分合合、百姓生活的坎坎坷坷里,起到了精神粘合剂的妙用。
  比如扬雄在《太玄》里的三维观照世界宇宙的模型里,他拟定为“天、地、人”三才为宇宙三维,就是把“人”作为与天地同等的宇宙“第三极”,也是”核心极“来对待,这种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尊重,其实也是继承华夏文明以来的“人道”思想。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关于人的意义这样注解: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这样的对“人”的本义阐释,难道不是《太玄》三维宇宙“天地人”三极思想的延续吗?
  进一步看,《太玄》承袭《周易》的思维的,在论“玄”时他说道:仰以观乎象,俯以视乎情。察性知命,原始见终。(第91章)这种“以数成象、以象察情、以情知命”的步步抬升的领悟万象、洞见人生社会宇宙本质的思维逻辑,其实也是我们隐藏在我们“核心汉字”的思维逻辑。从现代语言学的表达看,可以说他的“玄理”也在揭示“字理道义”。对人类情感的体会,对生命本质的呵护。
  这样推崇“人性”的思想,从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而言,大概比文艺复兴早了1400年,奈何中国历史在秦制皇权模式的简单重复轨迹下,扬雄总结和倡导的“人核心”价值体系,再次淹没在滚滚红尘里。可是,无论古今中外,对人性的尊重和滋养是一个永恒的方向。
  扬雄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别传》用一百万字,用心在波澜起伏的场景设计,又强化时代语境的可读、可感、可亲、可兴观群怨。诗人作家黎正光先生,历时三年,批阅多次,在创作中谦虚征询朋友意见,终于把一个历史上众文人大咖“仰之弥高”的先贤,用现代汉语的描述方式,写得“和蔼可亲”,许多场景设计(比如考察古蜀历史,被土匪抓到山上做了一段时间的军师,终究深入羌寨,秉持使命,并不陷落爱河),充满了智能时代的画面感,这样的功夫,无疑有作者《仓颉密码》《牧狼人》创作的积累,也是作者对古代先贤的热爱和崇敬使然。
  一个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的扬雄,在古蜀国和中国的星空里闪耀,《别传》用多层次的江湖和庙堂铺垫,终于到达文化思想的高空,为现代人多角度呈现,我们看到一个热血、智慧、勤奋、创新、孤独,又多么可爱的扬子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