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476期 >2024-05-20编印

梁平:引育并举筑牢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刊发日期:2024-05-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梁平日报记者吴平
  人才聚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事业旺。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成长需要产业,如何促成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梁平的做法是引育并举,持续打好聚才“三张牌”,以人才工作的迭代升级,推动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产才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打好引才牌
铺设引智“快车道”

  聘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邵益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崔保山等12名专家教授,为梁平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后半篇”文章出谋划策;携手川渝毗邻友好区县,打造明月山人才发展联盟合作体,向各类人才发出邀请函……
  这些,是梁平迭代升级引才工作的部分实践。近年来,梁平坚持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在“走出去+请进来”上想法子,在“刚性引进+柔性引进”上找路子,在“储备+引用”上出点子,不断拓宽人才“靶向”引进渠道,海纳百川汇聚人才。
  为此,定期召开梁平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以高位推动凝聚人才工作合力,成为了一种工作常态;将人才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和区属工作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具体考核指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成为了一个落实路径;设置“企业引才奖”和“引才伯乐奖”,专门针对企业以及第三方引才给予奖励,充分调动用人主体、第三方在引才育才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引才工作合力,成为了一项工作创新。
  近年来,在各类利好政策、有力措施的叠加下,梁平已引进各类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近2000名,引进全职在梁工作博士研究生16名,柔性合作省部级、国家级专家教授60余名,成功推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超19万人。

打好本土牌
筑牢育才“主阵地”

  “再与西南大学团队进行对接,看能不能让我们的鸭肉味道更具层次感。”4月23日,重庆真本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刘昌仁对企业新品研发作出安排。
  刘昌仁是重庆真本味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梁平培育的重要本土人才。多年来,刘昌仁把一个30余平方米的小店,发展成为了集养殖、研发、生产加工、餐饮服务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民营企业,为梁平预制菜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昌仁的成功既有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梁平“育才政策”的实施。近年来,梁平坚持把培养“塔尖”和“塔基”人才统筹规划、共同发力,完善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体系,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壮大各类人才队伍。
  在人才培育方面,梁平搭建了众多人才成长平台:先后与国家湿地中心、重庆大学合作成立长江上游湿地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设立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南政法大学共建西部(三峡)基层法治实践研究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研发机构。在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方面,梁平建立健全了人才评价标准,对11类人才分类精准评价,更加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发现和评价人才,努力做到科学用人、任人唯贤。
  同时,梁平聚焦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和“一区两群”地区人才协同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和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开展人才交流合作,全力推动区域间人才资源共育共享。

  
打好服务牌
营造留人“强磁场”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如春风化雨,是拴心留人的重要保障。而抓好人才服务工作,更是梁平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今年45岁的湖北荆州人汪先生,是梁平引进到梁平区中医医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为帮助他更好“轻装上阵”,梁平区人才服务专员围绕其社保办理、职称确认、岗位聘用等事项积极协调、全程服务,以贴心的服务,让他不仅人留在了梁平、更是心留在了梁平。
  近年来,梁平始终坚持“人才优先、服务至上”理念,不断完善爱才政策,营造惜才氛围,在做优、做细、做实人才服务上下功夫,对原来碎片化的人才政策进行系统集成和细化拓展,重新出台《重庆市梁平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整合提出住房保障、生活保障、培养使用、激励表彰、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惠才措施,逐步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梁平通过政策优化、全方位服务等举措,共引进重点产业所需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特殊人才500余名。经过历练和沉淀,引进的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为梁平加快构建“232”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夯实了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