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读书总第440期 >2024-03-22编印

是歌,亦是诗
——何真宗“诗”与“歌”的完美结合
刊发日期:2024-03-22 阅读次数: 作者:□张永权  语音阅读:

何真宗作词的歌曲《我在三峡遇见你》。(受访者供图)

何真宗作词的歌曲《我在三峡遇见你》。(受访者供图)

  

□张永权
  重庆万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何真宗,是一位从农民工成长起来的作家、诗人,过去主要从事非虚构文学创作。著有诗集《我的城乡地理》、长篇小说《城市,也是我们的》等8部文学专著。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曾获第二十五届全国鲁藜诗歌奖二等奖、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诗歌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二等奖等重要奖项。为此,他于2018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专业技术职称评为文学创作二级。近年来,何真宗又在歌词创作上有所成就,引人关注。他创作的歌词在《词刊》《民族音乐》《青年歌声》《岭南音乐》《音乐教育与创作》等有影响的音乐刊物上发表200余首。其中,中国文联十佳期刊、中国音协主办的《词刊》就发表了他的10余首歌词作品,一些歌词还荣获全国多种奖励,大多被作曲家谱曲、歌唱家演唱,在一些电视台、电台和各种网络平台播放,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短短几年,他成为全国文艺家协会中两大协会的会员。党和人民关注着这位对从农民工中成长起来的底层作家,他被推选为万州区政协委员,并成功选举为区政协常委。
  何真宗是诗人,在他从事歌词创作前,发表了大量优秀诗歌,在诗坛颇有影响和名气,为他的歌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和歌词,是联系紧密的艺术形式,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个性。但在中国古代,诗和歌词为一体,吟诗实为唱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歌诗合为时而著,文章合为事而作。”他这里主要讲诗文创作离不开时代和现实生活。但他把诗称之为歌诗,并在新乐府运动中大力提倡朗朗上口、便于传唱的“歌诗”,追求诗与歌的统一。他还把自己创作的诗叫歌诗。宋词、元曲更是和音乐相匹配。但新诗出现后,新诗又叫自由诗,有的太自由,节奏感不强,不注重音乐性,多不押韵,难以谱曲,便产生了能谱曲的歌词艺术形式。无论是诗还是歌词,有一个共同点,都要有诗意。但歌词除了要有诗情画意,还要求音韵和美,节律感鲜明,甚至在形式的段落、字句数都要大体一致。好的诗,有的就是一首好的歌词。当然,并不是所有好的诗都可谱曲,但真正好的歌词必定也是一首好诗。
  何真宗从事歌词创作的时间不长,才四五年的时间就创作了数量可观,艺术品位上乘的歌词。这当然和他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有关。
  最近,有机会系统读到了何真宗创作的近百首歌词,给我突出的印象是,从思想内容上看,做到了“歌诗合为时而著,文章合为事而作。”走了一条为时代放歌,为家国大事书写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在艺术上追求“诗”与“歌”的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何真宗的歌词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他的歌词作品就是一幅新时代生活的美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我认为,优秀的歌词作品一旦经作曲家谱出与之相适应的曲后,在群众中传唱,引起共鸣,更容易产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艺术效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中共历代领导人的人民情怀代代相传的艺术反映。何真宗作为一名人民的作家,人民也成为他歌词作品最突出的主题。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与人民心心相印,是何真宗歌词作品的主旋律。其主要题材和思想内容都有具体而生动的表现。
  他怀着无限的深情,讴歌我们这个立党为公、宗旨为民的百年大党和伟大的祖国。他创作的《党旗颂》《向党汇报》《心中的信仰》《不能忘记》等作品就是证明。作者在《党旗颂》中通过南湖红船上的那面红旗,从开天辟地党的建立时的“风雨沧桑”到百年历程中的复兴华章,闪烁着的“中国道路”的“特色光芒”,生动地呈现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丰功伟绩。一首歌词写出了党的光辉历程,也真诚抒写出了诗人坚定的信仰和对党的赤诚情怀。正如诗人在《不能忘记》中,面对党在百年来谱写出的“壮丽史诗”,便情不自禁地倾吐出心声:“前行的路上无论风雨/我要永远跟着你”,“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坎坷风雨/走多远,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作者反复书写的“不能忘记”,就是我们党的初心,就是为实现党的初心的伟大光荣的过去。是的,不能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一名作家诗人,不能忘记,就是要有使命意识,要有责任担当,就是要为人民书写,要为人民抒怀,要为人民放歌。
  在脱贫攻坚战的新征战中,何真宗投身其中,亲力亲为亲感亲悟,用歌词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脱贫攻坚战这一世纪工程的伟大胜利,抒写出了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克难攻坚,在建党100周年前夕,实现了全面脱贫奔小康,又进一步打响了乡村振兴的新战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实现了彪炳千秋的宏伟目标。
  在何真宗的歌词创作中,反映脱贫攻坚的歌词作品特别突出,题材丰富,数量多,质量高,也特别感人。像《与人民在一起》《第一书记》《幸福路上有你》《春暖我的家》《乡村画卷》《后山之恋》等。在这些作品中,诗人的情和爱与贫困乡村的父老乡亲的心声相融一体,真诚地讴歌了为了贫困人家早日脱贫,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无私奉献的党的好干部。像《与人民在一起》作者塑造了一位心系贫困人家、情满山乡,把初心种在贫困山区大地上的共产党员的真实而感人的形象。他“多少个春秋,多少个步履/走进贫困地区、爱洒祖国大地/看一看老百姓富没有富裕/看一看老百姓地里种没种四季/看一看老百姓的日子/是不是梦中的美丽”。他心系贫困地区的人民,人民在他心里,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和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他是一名党的普通干部,是人民心中的好公仆。人民对和他们心连心、在一起的党的好干部最信任、最拥护、最热爱。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是欢声笑语。这首歌词,真情难掩,亲切朴实,读了深受感染,也倍感亲切,给人鼓舞和力量。如果说《与人民在一起》作者高屋建瓴,写出了一位不忘初心、心系老百姓的党的好干部的真实形象,那么,《第一书记》《幸福的路上有你》却写出了为“一个宗旨一个担当”,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一步一个脚印,走村串寨,风里雨里,带着农民兄弟,把爱播撒大地,奔小康的驻村干部的真实形象。正是从上到下,为脱贫攻坚的世纪工程贡献力量,才实现了全国全面脱贫。乡村振兴,乡村巨变,诗人投身其中,参与各种采风活动,也创作了不少好歌词。一首《乡村画卷》把当今乡村振兴的新农村的时代风景、金山银山的大地风华描写得如诗如画,令人神往。
  作为一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作家诗人,何真宗把他的歌词创作融入时代之中,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与时代同步,和人民同行。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肆虐时,及时创作了大量的抗疫作品,给人信心,增强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精神力量。
  在新冠疫情袭击神州大地之时,何真宗的生活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疫情他失去原有的工作,也失去了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在困难面前,他没有失望,没有退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渺小如蚁,但小小蚂蚁靠自己的勤劳辛勤忙碌,负重前行,永不言败。何真宗眼睛亮了,一条宽广的文化之路出现在他眼前,他创办了蚁之冠文化艺术公司,发现和培养新的文艺人才工作卓有成效。他在公司初创繁忙之中,也不忘用笔抗疫,创作了《一声到》《中国奇迹》《志愿者之歌》等7首抗疫歌词。《一声到》那是在全党全民抗击疫情大动员、大行动的环境下,就像军队要展开一场大战役,动员点名,回答召唤的心声“到”一样,各行各业,青壮男女,都在这一声“到”中,奔赴抗疫第一线。这是什么力量也不能阻挡的抗疫决心和信心,这是打一场抗疫斗争人民战争的口令声。一声“到”,道出了抗疫必胜的信心;一声“到”,道出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何真宗抗疫歌词创作的时代敏感和给人民精神力量的责任心,也在这一声“到”中表现了出来。从《一声到》到《中国奇迹》,歌诗记录了三年抗疫斗争风雨里程,也见证了一名人民作家以笔抗疫的时代担当和奉献。
  何真宗出生于中国伟大的母亲河长江三峡流域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用难以割舍的乡愁情怀,歌唱哺育自己成长的乡土和父老乡亲,歌唱乡村的山山水水,歌唱神奇壮丽的三峡风光,为我们奉献出了情真意切、乡土气息浓郁、时代精神强烈、具有三峡风情特点的乡愁诗。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乡愁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乡愁诗的文化星空上,闪烁着数以万计的乡愁诗人灿若星河。屈原、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贺之章、苏轼、陆游、李清照……直到现当代诗坛的何其芳、臧克家、张志民、李季、吉狄马加、余光中等写了大量的乡愁诗,其中不少也是充满乡愁情怀的歌词。这些名字可谓乡愁诗星空中最亮的星星。
  何真宗是个有根的乡土诗人。故土难忘,乡愁无限,这也是他歌词创作的一个亮点。何真宗大量的乡土歌词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就有直接歌唱故乡的《走不出去的故乡》《我爱家乡朝阳村》《我在天生城等你》,有歌唱母子亲情的《妈妈的菜篮子》,有歌唱故乡的花卉风物的《我爱家乡三角梅》《陪你一起看花海》,有歌唱故乡壮丽风光与时代巨变的《坐上高铁游三峡》《站在三峡之巅》《诗画三峡》等。
  从何真宗歌词的这些题材和思想内容看,何真宗歌词的乡愁情怀,比之于传统的乡愁诗词有所扩大和深远,也更有时代感,境界也更加宏大雄奇。像《走不出去的故乡》《雨是故乡的呼唤》《妈妈的菜篮子》等,直接抒写诗人的乡情、亲情,托物抒怀,以物寄情,和传统的乡愁诗一样,注重真情实感。用乡村的炊烟、老屋的灯光、老屋的古井、花伞雨滴、母亲的菜篮子这些乡情浓郁之物来抒发诗人的故乡情、赤子爱,自然引人共鸣,引发乡愁之思。但诗人从故乡的角度,写母亲河长江三峡流域的乡愁情怀,视野就更加宽阔,情景就由小细节、小情景走向宽宏、博大、壮丽、神奇的三峡风光中,而且是坐上高铁看三峡、登上三峡之顶看长江流域,就使纤细的乡愁情,化成了雄奇宏大的故乡风光和豪迈的时代情怀。
  可见,何真宗的这些歌词的乡愁情怀,既有对优秀传统乡愁诗的继承,也有他从伟大时代所看到故乡的巨变后,在歌词创作中对乡愁诗的题材、境界等方面有所发扬和创新,从而提升了乡愁诗的思想境界、艺术品位。
  何真宗的歌词创作,在坚持歌词自身的艺术个性的同时,追求歌词的诗意之美,创作出了歌词中的美诗。
  如前所言,歌词和诗,既有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二者都具有诗意的审美价值,艺术形式是它们联系最紧密的一点。从美学上看,最大的不同点是新诗在书写上语言的运用比较自由,过去传统的新诗还大体上押韵,但现在的新诗大多不押韵了,散文化、口语化成为特点。歌词因为要谱曲,要求节奏感鲜明,音韵和美、讲究语言的抑扬顿矬,起承转合和音乐性。为谱曲方面,行、段和句式字数都有规律可循等。诗和歌词各自的特点形成的艺术规律,使它们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
  何真宗是诗人,这使他在创作歌词时追求歌词的诗味成为可能。由于他在歌词创作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歌词艺术的自身规律,坚持创作歌词,就是要具有歌词艺术的自身特点。他创作出的歌词作品大多很快被谱曲传唱,并在多个电视台和众多网络平台播放。如《我在三峡遇见你》就是具有歌词艺术的所有特点,又有很美的诗情画意感,很快被谱成曲传唱,并在2020年世界大河歌会的舞台上展演,受到广泛赞誉。
  一首好的歌词,也一定是一首好诗。何真宗在歌词创作中坚持歌词艺术的前提下,又把歌词当诗来写,炼字炼意,追求歌词如语言的精练形象生动美,使歌词的每句语言不仅精练形象,唱起来清朗,读起来流畅,品起来有味。正如著名诗人、歌词作家张永枚所说:“谱曲能唱,离曲可读。”如《站在三峡之巅》的开篇:“雄伟给三峡一片蓝天/让心灵站在三峡之巅/峡牵着峡,山搂着山/风起云涌华厦五千年/滚滚长江,滔滔眷恋/夔门一开梦想就实现”。抒情的句式、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起承转合与和美的韵律,很适合谱曲。同时,何真宗在炼字炼句炼意上颇下功夫,“峡牵着峡,山搂着山”一句中,提炼出的动词“牵”字和“搂”字,增强了语意的动感与形象,有歌词朗朗上口的特点,也更有诗味。后边各节也有类似的好字句,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有《走不出的故乡》《与人民在一起》等歌词,情浓意美,词语生动,既有晓畅明朗中的丰富含蕴,又有情浓意深的简洁表达,不仅是好词,也是好诗。
  从审美的角度看,追求歌词的诗意美、语言美、音韵美,何真宗所作的努力,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现在有些歌词粗话套话连篇,比老和尚念的经还乏味,无美可言,提倡增强歌词的审美品位,应该提上创作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