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综合总第432期 >2024-03-12编印

小桑叶“托起”致富梦
刊发日期:2024-03-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新渝报记者谭显全
  小小一片桑叶,如何长成致富的“金叶子”,“托起”村民增收路?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记者在大足区中敖镇天台村看到,工人们正给小桑树剪枝,桑树林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天台村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交界,位于中敖镇上游水库深处,是大足区偏远的山村之一。由于当地山高坡陡,经济发展不足,目前仍保持着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耕格局,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
  谈及天台村的这片桑树林,就不得不提涂代强。他是天台村蚕桑产业项目的带头人。1974年,涂代强在天台村出生,从小经历了家乡的贫困。和村里的大多数乡亲们一样,涂代强一直在外奔波打拼。后来他通过经营火锅店、服装生意等,事业小有成就。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大足区政府出台了对返乡人才回乡创业的政策鼓励。深思熟虑后,涂代强决定回乡创业。
  “大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土质宜种性广,自古就有养蚕的传统和基础,但因组织模式、技术力量各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面临断代。如何激活传统蚕桑养殖,技术的革新与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涂代强说。
  为此,涂代强经过认真考察后,决定与中敖镇观寺村的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合作,充分利用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在中敖镇建设中国智慧蚕桑产业园,打造蚕桑产业项目。
  依托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天台村蚕桑产业项目采取“龙头企业+业主”的产业共同体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启动资金、土地整治、种苗提供、物资配送、设备设施融资租赁、蚕桑产品收购等一系列问题。如今,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返乡人才回乡发展的蚕桑产业,带动了全村30多名村民就业。2023年,支付了村民务工工资30多万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大家都靠着勤劳致富圆梦小康。”天台村村支书涂科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