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424期 >2024-02-29编印

发现大足石刻的“心愿”之雕
刊发日期:2024-02-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多宝塔内的一则铭文,记录铁匠刘杰捐铁索祈求母亲眼目光明。(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多宝塔内的一则铭文,记录铁匠刘杰捐铁索祈求母亲眼目光明。(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新渝报记者毛双张玮实习生宾振宇
  新年新气象。春节期间,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推出丰富的游玩活动,人们相约“宋朝集市”感受穿越千年年味儿的同时,还提笔写下新春祝福和新年寄语——学业进步、工作顺利、身体安康……一字一句都承载着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在浓浓的“宋式氛围”中,不禁令人好奇——古人的心愿都有哪些?而问题的答案,从凿刻在崖壁上的大足石刻中窥见一斑。
  大足石刻兴盛于宋代,当时平民在崖壁上开凿石像,成为日常生活中表达意愿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每一龛造像都凝结着建造者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李小强说,许多铭文中都记录了当时捐资造像者的祈愿,在这些愿望中,有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也有小家的和美幸福。
  千年之后,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愿望在当下有了现实的回应。

镌刻千年的“心愿”
  家国情怀自古有之,不只在今天,千年前的宋朝亦是如此。
  在北山石刻第149号如意观音窟,题记中“干戈永息”简短几个字,将人拉回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南北宋交替之际,人们对太平生活的祈盼与渴求。
  北宋末年,北宋王朝日趋腐败,国势江河日下,与此同时,北方女真部落日益强大,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随后,金兵大举南侵。北宋靖康二年正月攻入北宋都城汴京,扣押宋徽宗、钦宗,废黜为庶人。史称“靖康之难”。这一年的五月,金兵北撤之后,北宋旧臣拥赵构为帝,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期冀天下太平成为朝野之中共同的祈愿。北山石刻第149号如意观音窟中,题记“干戈永息”便是人们祈盼天下太平的真实体现。该题记由当时知昌州军州事任宗易和他的夫人,在南宋建炎二年捐资营造所刻。
  “身处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任宗易,虽远在西南昌州为官,但是仍心怀中原动荡不安的战事,体现出战乱不断的两宋之际民众的愿望。”李小强说。
  类似这样的祈愿在大足石刻中有不少体现。北山石刻第136号转轮经藏窟张莘民造观音题记,祈愿者张莘民时为昌州军州事,题记中不仅有“阖门清吉”的祈愿,还有对“国祚兴隆”的愿望。
  “除了祈盼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小家庭的和美幸福也是主要的祈愿诉求。”李小强说。
  大足石刻中处处可见孝文化的踪迹,为父母祈求健康便见诸许多题刻中。在佛儿岩石窟第4号造像旁的牌位上,刻有奉道弟子赵宁和妻子的镌造意愿,其中提及见存母亲牟氏十六娘,当为祈福。又如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营造的佛安桥第12号“三教窟”内有古瞧之造尊者“祝父永士福报”。
  “这些造像中,佛儿岩、佛安桥等石窟大多分布在大足境内乡村一带,可见孝道思想成为民众日常遵守的规矩。”李小强说,题刻文字不只有孝道,还有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希冀和期许。如捐资人严逊造文宣王的题记中,提到“愿世世生生聪明多智”。
  此外,祈盼身体安康也是民众的诉求之一。
  位于大足北山之上,修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至二十五年的多宝塔,系当时众多官吏和百姓集资修建而成。塔内第五级的一龛造像第60号上方雕刻着一则铭文,叙述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当时大足玉溪井居住的铁匠刘杰和他的妻子杨氏,捐铁索一条,只为他的母亲能“眼目光明”。
  “透过崖壁的石像,在宋代世俗生活中,人们将美好祈愿寄托于大足石刻中,同时也推动着石刻造像的发展。”李小强说。

美好心愿照进现实
  千年前,古人们的愿望最后实现了吗?我们无从得知,但在千年后的今天,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医疗等事业的飞速发展,这些愿望一一得到实现。
  “大足自古以来就重视孝文化,大足石刻中的孝道思想在今天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李小强说。
  4年前,49岁的国梁镇三凤村村民张明虎放弃高薪,回乡照顾患病父母的事迹便深深地打动了周边的群众。
  张明虎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便到广东从事外贸销售。在广东工作打拼20多年,张明虎的事业一年一个台阶,但父母的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张母患上了老年痴呆,后来,张父又意外瘫痪。
  一边是唾手可得的成功,一边是病榻上的双亲,两难之下,张明虎毅然放弃高薪厚职,选择回乡尽孝。“没有爸妈就没有我,没有当年他们的付出,我也走不出去。现在,就是我回报他们的时候了!”张明虎说。
  几年前,美德少年莫林照顾患病母亲的故事同样感人至深。为了让爸爸能放心在外打工挣钱给妈妈治病,他主动提出在医院陪伴和照顾妈妈。莫林悉心给妈妈擦脸、擦身子,帮妈妈拿药、打饭,给妈妈讲故事、编笑话……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妈妈的病痛得到了缓解。
  在龙石镇的凤凰村,王慧琼是一名外地的媳妇,她好脾气,善持家,孝敬老人。更难得的是,在丈夫、家庭,双双遇到困难时,她不离不弃,用一双纤弱的手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在大足,像这样的感人故事有很多。近年来,大足区积极开展孝老爱亲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一大批“好儿女”“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婿”等走进大众视野,大家以他们为榜样,孝老爱亲的文明之花开遍棠城。
  与此同时,千年前人们关心的教育事业在今天同样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秋季,大足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5所,其中,小学88所,初级中学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01562人,其中小学学生64831人,初中学生36949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学班1638个,初中教学班815个。
  除了教育,医疗水平的高低同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大足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致力于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快速发展,“健康大足”取得长足进步。
  “十三五”以来,大足区累计投入29.08亿元,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两大龙头医院新院区、区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以及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等一批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医疗业务用房总面积大幅增长。完成了27个镇街卫生院、203所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一镇一院、一街一中心”“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
  如今,随着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和美幸福的美丽画卷正在大足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