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龙水湖总第403期 >2024-01-26编印

报告文学集《大足漫记》之四
田园风光伴钟声 千年佛仙惊盛世
“落后就要挨打”警钟长鸣
刊发日期:2024-01-26 阅读次数: 作者:□布谷夫  语音阅读:
  

□布谷夫
  翻阅清朝方舆图,涉及大足的部分,几个地名赫然入目,大部分很眼熟,但其中的“马跑场”是何地?恐怕一般人不明白。再查阅更细一些的文献,还会发现“马跑教堂”,这又是何物?恐怕更让人一头雾水。但是,稍微细心一点,联想到此地的石门山石窟寺,想必猜也会猜到此地就是石马镇:石(门山)+马(跑场)=石马。但是,那符合历史真实吗?

“石马”得名的故事源远流长
  此地一山之巅,两巨石夹峙如门,故名石门山。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开凿摩崖造像,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结束,得名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佛、道教结合石刻群。誉满全球的“大足石刻”其实是一个总称,情理上应囊括宋代在大足境内的所有石刻,共五万多尊;实际上目前只包括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座山中的石刻。连大名鼎鼎的妙高山石刻、舒成岩石刻都暂时不在其列。
  石门山石刻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长约72米,崖高3~5米,共16窟,题材丰富多彩,主要为佛教、道教的人物故事,尤以道教题材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皆玲珑万状、鬼斧神工、精妙绝伦,此外还有造像记、碑碣、题刻等。作品造型丰满、神态逼真,将神的威严与人的生动巧妙结合,在中国石刻艺术中独树一帜,对研究古代思想史、美术史和民俗学、宗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这是一首以石作纸的生动史诗: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2月,昌南郡从事郎酆柽受据朝廷指派,从米粮里至石门洞考察流亡灾民。事后,他游览石门山,盛赞其摩崖石刻“像无定刻,或仙或释,或诸鬼神,千百变见,混为一区”,同时吟诗咏叹灾民的悲惨境况:“匍匐孩提童,伛偻百岁翁。饥妇更啾唧,黧面头莲莲。悲啼雨垂泪,枵腹雷转空。”一腔悲天悯人的忧民情愫,一幅令人心碎的饥民图画,被鄂柽永远定格在石门山的摩崖上,也让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盛成为当地民众世世代代的强烈心愿和梦想,这个梦想在石壁上讲述了千年。
  有“石”之后出现“马”,已是700年后的事儿了。川西地区赛马产业兴起,石门地区的马政兴盛,进入马跑场时期,并孕育出一位土生土长的常胜冠军。他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家境优裕,酷爱骑马游玩。赛马活动兴起后,以800银元购置一匹骏马,起名“早凌马”“八百红”。他极为爱护这匹马,为其建造过冬温室,夏季则设帐防蚊,并聘请专职马夫,精心饲养和训练。人马相通,如臂指使。他骑马比赛时,常常刻意居后两位,不在首位徒耗体力,冲刺时提缰示意,马儿迅疾加速,飞过终点。赛后披红挂彩、鸣炮庆祝时,其马还会点头致意。清末民初,这匹马为主人曾鹏程连续九年赢得九次赛马冠军。曾鹏程的赛马传奇,成为当年马跑场马政兴盛、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象征,是清末民初石马地区生活的精彩注解。
  宣统二年(1910年),马跑场从龙水划出建立马跑乡;1940年与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石门乡合并,定名石马乡,“石马”正式得名并成为行政区域名称。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屡次调整,最终并进附近的两个乡组成石马镇。位于大足东部,顺时针方向与金山、拾万、玉龙、龙水、智凤5个镇街接壤,属于中等面积镇,境内交通便利,省道S310、S106穿境而过,大足—永川高速即将通车;并有跃进湖环湖路等多条公路。
  问题又来了,“马跑教堂”又是怎么回事呢?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大足爆发震惊中外的余栋臣起义,反清也反洋教的文化侵略,捣毁燕子窝教堂,史称“大足教案”。清政府被迫赔款白银100万两,在马跑场口购置土地,由法国传教士、神父罗兰主持修建马跑场大型教堂,简称马跑教堂。1904年破土,1907年竣工,后来增修部分建筑。
  这座巴蜀大地最大的百年教堂坐南朝北,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钟楼高达30余米,十分雄伟。
  教区内有上天之门、圣母殿、永经堂、传教堂及神父、教友居室和修道院遗址。教堂内异域风情特色彰显,建筑风格独特,古树林立,壁画众多、故事丰富,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令人惊叹。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中国宋氏三姐妹同重庆天主教修道鲁女士共商发起,成立难童教养院,附设于马跑场天主教真原堂内,收养沦陷区难童150人。石马人民给予难童关爱与温暖,让他们不忘国难,记住耻辱与苦难,激发他们成年后团结抗日的报国热情。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出资,两次维修马跑教堂。重庆市政府于2000年将马跑教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又将其列入第一批18个重点寺观教堂保护修缮工程之一。修缮时在钟楼基石下挖出几件文物:刻有“真原堂”金粉大字的三块石板;圣女小德兰埋藏在石马地下的一封神秘来信;宋庆龄女士捐赠修道院救助抗战孤儿的图文资料等,更是给这座教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全方位保护性修缮后的马跑教堂,是西南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在用教堂。每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四乡八野都能听见。每年4月的复活节、5月的降临节、8月的圣母升天节、11月的追思节,特别是12月的圣诞节,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过节、观光游览,感受西方文化和异域风情;同时也让国人特别是青少年身临其境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激发他们为民族复兴而刻苦学习的爱国主义和无穷动力。目前,教堂正以婚庆为内容打造AAA级旅游景区。

红军名将英魂永驻
  大足是一方英雄辈出的热土,前有反清反洋教的义士余栋臣,后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被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追授“大将军”的饶国梁。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1月24日,现石马镇新立村五社,依山傍水的农户唐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余栋臣、饶国梁这两位出自家乡的英雄的事迹,像春雨一样滋养着小男孩的心灵,又一位追光的少年从大足出发。当时谁也不会想到,20多年后,这个婴孩会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一位骁勇善战的高级将领,更不会想到这颗耀眼的新星会无端地过早陨落!
  小男孩大名唐子文,按字辈亦叫唐世焕,字泽英,从万古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重庆公学,时逢1919年春,不久后“五四运动”爆发,刚满15岁的唐泽英深受进步思想的洗礼。1924年冬,21岁的农家子弟一举考上国立武汉大学,轰动家乡,无异于山沟沟飞出了金凤凰。不断追求进步的他,毅然弃笔从戎,舍弃在武汉大学的学业,第二年春天考入黄埔军校,更是大革命时期天空中飞升起的一只雄鹰!
  唐泽英从黄埔军校第三期骑兵科毕业,又加强攻读第四期政治科,既是林彪的学兄也是同学。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并立即参加北伐,作战勇猛。他在大革命中认清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决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汪精卫合流,全国腥风血雨,一片白色恐怖,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失败。唐泽英坚定革命信念,参加南昌起义,随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到苏联高等步兵学校学习,留苏期间,与开国元帅刘伯承成为同学。班上成立党支部,唐泽英任支部书记,刘伯承任委员。其间唐泽英改名为唐赤英,表明坚定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和誓做红色英雄的决心。恰恰是这次改名,使他在不幸牺牲后与家人、家乡“失联”长达半个多世纪!以致他唯一的儿子在去世前一直念念不忘“爹爹究竟去哪里了”。
  唐赤英学成归国后,1931年3月,由中共中央派往湘鄂西苏区,担任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三军代理政委、参谋长,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校长,与开国元帅贺龙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当年9月,唐赤英赴上海参加党中央召开的秘密会议,共商反“围剿”及扩大根据地威胁主要城市等问题,冒着被撤职甚至杀头的危险,慷慨陈词,系统批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给湘鄂西苏区造成的重大损失。会后整理成6000多字的《关于湘鄂西军事工作意见给中央政治局暨中央军委的报告》,对三年后彻底清算极“左”路线错误起了很好的作用,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
  唐赤英回到洪湖,与夏曦执行的极“左”路线进行激烈斗争,与贺龙等领导人保护了大量干部,但仍有上万人惨死在极“左”路线的屠刀下!1932年6月,国民党对洪湖地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夏曦越权冒险指挥,洪湖失守。红三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参谋长唐赤英密切配合作战,打破沿途敌军围追堵截,挽救了洪湖革命根据地。1932年10月,夏曦下令逮捕唐赤英,于1933年1月在湖北鹤峰县茅坝将唐赤英用刺刀杀害!这位军政双优、足智多谋、令敌闻风丧胆的红军猛将,殉难时年仅29岁零2个月!这颗将星的不幸陨落,是红军的重大损失,也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
  在唐赤英烈士殉难58年后,组织上终于确认唐赤英就是唐泽英。为了纪念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革命信念,敢于同错误路线作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1993年1月,大足县政府在烈士陵园塑造唐赤英雕像,然后在烈士陵园修建唐赤英广场。石马镇建成唐赤英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打造成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唐赤英故居,这座清代民居系三合院建筑,用大四板块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他爱党爱国、救国救民的人生轨迹,并制成《血色伤痕》电视专题片进行展播。

百业变奏频谱新曲
  石马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冬季暖和,少霜雪,多云雾。土壤为水稻土类,宜于种植水旱粮油作物。
  域内水资源丰富,乡土气息浓郁,田园风光浓厚。有小安溪和云桥头引水工程;跃进水库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也是石马、金山两镇的饮用水源地;还有五马归槽水库。特别是建有环湖公路的跃进湖,紧邻石门山石刻,湖泊周边属浅丘地貌,植被茂盛,湖泊依偎青山、起伏蜿蜒、逶迤曲折、沟汊纵横。春日嫩芽点绿、春阳温暖、湖水氤氲;夏来绿荫围湖、苍翠欲滴、莺飞燕舞;秋至硕果累累、湖光流韵,层林尽染;冬季云蒸雾绕、雪裹山林、如临仙境。湖中白鹭和野鸭栖息,扁舟似蝶,为跃进湖平添无限雅趣。湖边小岛形态各异,清幽静谧,空气清新。
  199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镇、中国最具人文魅力特色名镇和重庆市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重庆市小集镇建设试点镇及小康镇、文化先进镇等称号。
  石马以打造产业聚焦、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为目标,科学绘制城镇建设蓝图,合理实施重点项目,坚持抓好特色产业。
  石马在总体上是农业镇,构建起以生猪、黑山羊、稻田养殖和粮油种植为优势基底的种植养殖格局,以食用菌、有机柠檬、塔罗科血橙为主导的精品蔬果带。
  黑山羊产业。大足黑山羊资源保护场是全区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的种羊场,西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已建成投产11年,取得了动物防疫合格证和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累计投入4616万元;用于黑山羊养殖、繁育、监测及科研相关的设备设施齐全。已申报国家级大足黑山羊保种场,并建成国家肉羊标准化示范场、黑山羊市级科技专家大院、重庆市草食牲畜产业技术体系大足试验站等。
  食用菌产业的兴起是一个开动脑筋抓产业发展的典型例子。2019年,镇党委、政府针对石马缺乏特色高附加值农业产业的短板,在调研中了解到石门村已有数十年的菌菇产销历史,立即邀请西南大学刘亚敏教授、成都农林科学院曾先富教授驻场调研,经实地察访收集数据后,得出了石门村青杠林地资源丰富、气候土质适宜发展菌菇产业这一科学、严谨的结论,立刻着力规划发展高端食用菌菇特色产业,创新推行“企业+村集体+高校+电商平台”四方合作模式,发展从菌种研发到带动群众广泛种植,从生鲜深加工到打造食用菌优质品牌的全产业链。已试种成功大棚羊肚菌、林下种植赤松茸、大棚竹笋,亩产值分别达5.85万元、3.63万元、4.96万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显,可带动村民就地就业500余人。成功举办首届成渝食用菌文化节,还与四川金堂食用菌产业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基层联动,共同推进食用菌研发、生产、深加工、销售链等深度合作,联合打造食用菌大数据中心。已建成石门蘑菇集市,正努力打造成为辐射周边的食用菌及农副产品重要交易场所。
  石马是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大镇。散养户2600余家,7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20~200头规模7户,200~1000头规模8户,年存栏33160余头、出栏55243头。年产粪污量约3000吨,均采用沼气池、沼液池、堆粪棚等设施进行综合治理,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
  悠鲜家族品牌蔬菜。建成现代专业化绿色芽苗菜、水培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井水黄豆芽、井水豌豆苗、井水绿豆芽、井水花生芽。
  跃进有机柠檬。跃进水库旁,风景旖旎、生态如画,种植柠檬800亩,年产10万公斤,橙黄的柠檬果为美丽的湖光山色新添一道美景。产品已通过农业农村部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同时,积极合作共享中国“柠檬金三角”等农产品的区域品牌,成功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胡橙印象”产业园是集家禽养殖、果树种植、农事体验和农文旅融合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休闲体,已投资900万元修建基础设施,种植塔罗科血橙1万株。
  依托五马归槽水库秀美的田园风光,以花卉为主题,种植100多种月季、玫瑰、绣球等花卉5万多株、形成花卉景观、食用、染布、老绣、香料提取和文化传播的田园综合体,开发出鲜花米线、鲜花包子、鲜花纯露、花香食物、植物染、花染等系列特色产品。
  石马作为农业镇,难能可贵的是工业也具备一定基础。尽管科技含量不高,主要生产传统小五金、汽摩配件、辅助加工建筑建材,但已有一定数量,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个、小企业18个、微企76个。
  石马加快发展文旅服务业,已注册推广长溪里、石马石门山、石马真原堂、石马文创产品等系列优质文旅商标;将乡情陈列馆包装成“非遗”活态传承示范点,融合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串珠成链联动城区、景区、乡村,有序开展包装储备项目招商,做精文旅新品,促进文旅消费。
  大足人民热情好客,待客之道就是尽力奉上美味佳肴,用风味美食款待八方,各镇街的特色、风味美食琳琅满目,石马至少有五道菜值得展示:陡沟子鱼香鱼,老张家羊肉米线,黄桷湾腊猪蹄,足韵菌香体验馆的“双羊邂逅、野菌鸡汤、泡椒竹荪蛋”全菌宴。
  石马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特色文旅小镇建设,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第三眼”——第一眼是宝顶山,第二眼是北山,第三眼就是石门山,努力探索世界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实施路径,奋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幸福新石马,金口难开的菩萨定会说上一句:“石马,好样的。”
  (布谷夫:本名刘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