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廖雪梅李雨恒
1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4年重庆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投资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进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天,我市集中发布一批必要性强、基本符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投向领域的项目,搭建社会资本与政府方沟通对接平台,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据介绍,经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推荐,当天新闻发布会共发布52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556亿元。其中,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项目17个,总投资1295亿元;城市更新等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项目8个,总投资104亿元;污水处理、垃圾固废处理等环保项目13个,总投资83亿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停车场、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5个,投资29亿元;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2个,总投资21亿元;水库等水利项目3个,总投资16亿元;能源项目4个,总投资8亿元。
此次集中发布的项目,可在市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除了本次集中发布的项目纳入首批储备清单外,后续有符合条件的项目将滚动纳入。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区县,指导项目实施机构加强与潜在投资人的沟通,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落实项目资源要素保障需求,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我市将对拟采取新机制实施的项目实行滚动储备,成熟一批、推出一批、落地一批。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
今明两年我市基础设施领域将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介绍,2023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扩大有效投资决策部署,狠抓目标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做好项目前期和资源要素保障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以“基础设施+工业”投资双轮驱动助推全市投资高质量发展。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支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3.5个百分点。
今年,按照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要求,有效投资仍然需要发挥关键作用,继续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实施,更多具有使用者付费的基础设施项目将转变为企业投资,进一步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空间,为社会资本带来新的投资机遇。据估算,“十四五”后两年,我市基础设施领域预计将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
市住房城乡建委总工程师袁丁:
我市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投资规模达2941亿元
市住房城乡建委总工程师袁丁介绍,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中后期,城市建设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可充分带动存量更新改造投资、交易和服务增值,进一步释放存量更新改造领域的巨大潜力,推动“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目前,我市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投资规模达2941亿元。
从更新主体来看,政府主导类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21亿元;市场主导类计划总投资约470亿元;政府与市场合作类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5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的城市更新项目占比约6成。此次项目推介中,我市城市更新项目共计8个,总投资约104亿元,涉及大量传统基础设施补短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低效用地腾挪等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
市交通局总工程师朱文:
2035年全市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6900公里
市交通局总工程师朱文介绍,《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23-2035年)》提出,从“增强国家通道、加密成渝联系、完善市域网络”等方面增加、调整了28个项目,增加里程约1300公里,构建了“四环二十二射六十联线”的路网布局。
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市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6900公里;远期展望至2050年,总里程达到8500公里。
截至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42公里,省际出口通道达到30个,实现“县县通高速”,主城都市区全面进入三环时代,“两群”地区实现高速直连,我市与周边五省全部实现高速直连,路网密度位居西部第一。目前,我市在建高速公路项目22个、1222公里。中长期规划内尚有约3100公里新建项目、约1700公里原路加宽项目待实施,项目储备较充足。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实施的新版《国家公路网规划》,对比2013版规划,新增3条、约698公里。截至目前,我市境内国家高速公路待建573公里,全部启动前期工作。
市工商联副主席雷文睿: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民企深度参与
市工商联副主席雷文睿表示,推广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对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切实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重要意义,更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下一步,市工商联将充分利用密切联系商会和民营企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
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持续加大对《指导意见》和项目清单的宣传力度,开展政策解读和应用培训,推动新机制示范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切实提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及相关支持政策在民营企业中的知晓率。
另一方面,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开展项目推介会、考察对接会等活动,组织有关行业商会和民营企业参与,为民间资本搭建项目和资源对接的舞台,让民营企业“挑大梁、唱好戏”,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新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再一方面,深化全流程全方位服务,帮助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在参与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在金融服务、政策服务、纾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新机制项目吸引力,提高项目预期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