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53期 >2023-11-16编印

大雨中靠预警跑赢泥石流安全转移42人
重庆是这样做到的
刊发日期:2023-11-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游新闻记者何艳
  11月14日至16日,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亚洲)天气、气候、水以及相关环境服务和应用工作组会议在重庆举行,近30位气象专家出席了会议。在会议上,重庆市气象局和沙坪坝区向与会专家展示和推广了重庆全民早期预警实践,分享了重庆利用超大城市优势和多年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成果经验和案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益参考。

早期预警工作到位,35分钟转移42人跑赢泥石流
  交流中,重庆市气象局讲述了今年巫溪县兰英乡如何进行早期预警的案例。
  5月30日2时8分,针对降雨较大的乡镇,巫溪县气象局开展电话叫应10人次,其中就包括兰英乡。2分钟后,兰英乡人民政府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刚从睡梦中被叫醒的乡政府职工、双通电站职工以及周边居民共42人在大雨中迅速离家避险成功转移,35分钟后泥石流发生。
  早在5月28日,巫溪所在的渝东北地区就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县气象局第一时间在当地防汛抗旱调度群里通报降雨实况、预报未来天气趋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提醒各乡镇要早安排,做好风险防范。第二天,县气象局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提醒未来多降雨部分地区地灾风险较高。
  5月30日0时巫溪开始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1时06分县气象局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包括该预警在内的其它各类预警、预报、服务产品等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各部门预警分中心及乡镇(街道)预警工作站进行发布346条预警信息,送达3万人次。收到预警的兰英乡高度重视,专门安排夜间值守人员提前确定人员转移的区域,规划了一条只需要十分钟的撤离路线,于是有了35分钟快速转移42人的一幕。

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公众只要5到10分钟
  自2011年重庆建设多灾种早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逐步向气象风险预警转变,直达基层应急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日益完善,建立了覆盖市、区县、镇街、村居、网络的气象防灾减灾“三级体系、五级网络”,实现气象普适性预警信息与行业、镇街个性化响应指令和各级各类预警对象自动匹配。
  预警信息可在1分钟内到达政府领导,3—5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5—10分钟送达社会公众,预警信息发布人口覆盖率达98%。目前,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已逐步形成,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有效服务重庆重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下一步,重庆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深入推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努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国际影响力的全民早期预警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