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车间内,智能化机械臂有条不紊地生产作业;电商直播间里,一把把“中国味”十足的五金刀剪被网民一扫而空;龙水五金城中,产自大足的五金器具被经销商们所钟爱,远销海内外。
在大足这座五金之都,制坯锻造的“红打”与“冷锤”正悄然变化,“数字”与“创新”的华幕正缓缓拉开——
2021年,大足宣布搭建五金工业互联网“11311”体系,包含1节点、1平台、1园区、3中心、1基地。1节点,即五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平台,即五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1园区,即五金产业智慧园区,3中心,即工业互联网运营中心、创新中心和实训中心,1基地,即电商直播基地。
同年,1节点——国内首个五金制品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在大足建成投用。截至目前,应用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已累计节约5000余万元,生产效率平均提高12%。
数字化赋能下,大足传统五金产业的加快转型既是“壮士断腕”,也是“另辟赛道”。从智能化制造、工业互联网到电商直播,转型路径的背后,是大足政府与五金企业联动的智慧与胆略。
大足五金,以变攀高,向新进军,正全力抢占五金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因势而谋
做强五金创新链
凡提大足,除了石刻,就不得不提传承千年的大足五金。炉火熊熊叮当响,家家户户打铁忙。在方圆1400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大足汇聚了1700余家大大小小的五金企业,形成了西部最大、配套最全、辐射最强的五金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
数据会说话。2022年,大足被纳入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大足五金经营主体突破2万余家、从业人员20余万人、年交易额达450亿元。“东有永康、南有阳江、西有大足”,业内对大足这一五金代表性产地的认可,从不是虚谈。
但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一个“变”字,要想实现并不容易。要变,还要变好,就更难。
从传统手工作坊走出的菜刀巨头,大足邓家刀世代讲究“父传子、师带徒”的传承模式。邓家小五金锻打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在重庆邓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修建记忆中,儿时要跟随父亲学习打菜刀、打剪刀、打锅铲……“当年五金的锻造总离不开一个‘打’”。
靠人去做,靠手去打,淬火闻其声,锻打观其形。极致的人工技艺同样意味着邓家刀最初的产能注定寥寥。“从纯手工时期一天四把,到半自动化时期的一天三四百把,再到全自动化后,邓家刀一天能生产千把以上。”邓修建坚定了老字号企业突围发展之路:要传承,也要创新。
当自动控温热处理淬火取代了“炉火”,机器冲压取代了“千锤百炼”,自动磨削沙带机取代了人工磨削……现代化的设备、全自动的生产线让邓家刀尝到了生产“快人一步”的甜头;其研制的“锻打夹层菜刀”“锻打合金刀”“锻打复合钢菜刀”也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
一把刀从毛坯到打磨、开刃、上柄,直到成品,仅需50秒钟,整条生产线可加工4种不同的刀型,完全实现智能化。这是重庆合芸智能刀具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打造的智能共享工厂的真实写照。
将德国制刀工艺与大足传统锻打工艺相结合,借力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手段,让五金制造跑出了加速度。在公司董事长胡天伟看来,智能五金制造,绝不是照搬他人的设备或是生产线。
“创新在于因地制宜,是市场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再引领市场需求,才能形成一股双向作用力,推动企业更好发展。”去年,重庆合芸智能刀具年产值超千万元,而这套智能生产线最终亦走出了厂门,被国内更多五金企业所接纳。
近年来,大足五金为谋求转型发展,坚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重点围绕新技术、新生态、新产品等“五新”发力,加速“大足制造”向“大足智造”转变。
在开发新技术上,大足组建中国西部首个五金产业研究院,突破激光制造、增材制造、冷锻处理等7大创新工艺技术,产品稳定性大幅提升;在打造新生态上,大足打造智能化共享车间,推动生产工序分工合作,实现同质生产环节的设备和生产线共享;在激活新动能上,大足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建成数字化生产线48条、车间12个、智能工厂2个,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在新产品研发上,大足成立全市首家区县级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产品300余件、发明专利160件、实用新型专利1800余件。
顺势而为
做好五金品牌链
新老碰撞不只局限于制刀技艺。在重庆桥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展示间内,产品表面统一用激光标刻的数字二维码格外引人注目。
手机扫码便可知商品的电子标识解析报告,生产日期、名称、材质等多样化信息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链接可以直接跳转该企业的线上店铺。激光标刻二维码系统取代了传统纸质的二维码,省时省力省料的同时,云端的信息更加丰富。
大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激光标刻二维码系统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五金制品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其整合了五金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类信息,用数字网络将当地五金企业联结在一起,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标准化对接和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大足五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接入138家企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赋码量达8.249亿个,标识解析8.336亿次。同步建设投用的大足五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有555家企业完成注册,其中188家企业上线运行。
力促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用“数智化”擦亮品牌底色。这是为打造大足五金品牌,走出的一条好路子。
在大足谈五金,总绕不开金忠牌刀、邓家刀、飞天刀剪、龙之艺刀具这些如雷贯耳的五金品牌。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大足通过精益生产,苦练内功,不断拓展五金品牌发展新路径。区政府主导制定了区域公共品牌包装营销方案,建立公共品牌使用标准,培育出“天下大足”“龙水”两个集体商标,其中“龙水”着重赋能五金行业,实行“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管理。
在推动公共品牌的同时,企业品牌的发展也不能落下。品牌市场定位推进战略针对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开拓高端五金品牌、厨师专用品牌等,深挖细分市场需求,形成大足五金系列品牌。
数据显示,大足五金产业现有注册商标3884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6件,高新技术产品300件,发明专利160件、实用新型专利1800余件。
应势而动
做大五金产业链
不仅是生产端,销售端同样在发力。如果说五金产业集聚效应属于“地利”,电商行业的爆发以扩大产业链,则是大足五金快速发展的“天时”。
“家人们,我们永利的这把菜刀为什么更适合年轻人?我们设计了一个可推拉的卡扣,让你们可以解决不会磨刀的困扰。”在大足永利刀具的直播间,主播正侃侃而谈。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邓家刀的电商平台上。邓家刀第五代传承人邓丽介绍,自拥抱新电商后,企业不再闭门造车,而是更精准地对接市场。
平台消费数据让五金企业可以即时准确地感知市场的变化,大数据让用需生产不再是梦。菜刀分性别,女性更爱轻巧美观的菜刀;春节是销售砍骨刀的峰值,工厂可以提前备货;近来露营热,外形酷炫的“砍柴刀”也备受市场青睐。
目前,大足已建成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600余家企业在此登记,年交易额超60亿元。园区内设置仓储区域,聚集120余家物流企业,“电商直播—包裹打包—物流发送”可在此一站式完成,有利于大足五金更好地在线上平台“抢订单”。
在用电商拓展内需之余,大足五金还积极“出海”,以拓宽国际市场。今年9月,恰逢大足龙水五金市场获批重庆唯一的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一周年。当地企业可通过该方式进行跨境贸易出口,解决了中小微五金企业“订单小、货源杂、获出口资质难”的困境。
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水五金市场的试点作为促进“内外贸”、对接“内外需”、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抓手,可以发挥大足五金“前店后厂”优势,对做优做强“品牌+工厂+外贸”的产业体系链条,创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新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能深入挖掘出大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出口潜力。小商品找到国际大舞台,试点有效地帮助大足五金去抵达世界更远的地方。
“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在即将到来的第九届中国(重庆)大足国际五金博览会中,特意设计五金电商直播季的原因。” 电商直播的流量优势让好产品、好设计、好五金能被更多人看到。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多渠道发力让大足五金产业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千百年来,埋头苦干的工匠精神和大足人兼容并包的创新精神造就如今的这座五金之都。从“逐浪“到“领航”,未来,大足将继续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入建设与应用, 进一步实现从“大足制造”到“大足智造”的跨越,加速打造世界级五金产业集群。
据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