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专题总第296期 >2023-08-21编印

机遇挑战“推动石窟寺区域性整体保护”
刊发日期:2023-08-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新渝报讯(记者 余佳 杨琢)8月20日,在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上,来自伊朗、日本、中国等国的8名文物保护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议题,各自作出具有全局性、前沿性、国际性视野的主题报告。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詹长法在《气候变化语境下石窟寺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再思考》报告中指出,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带来的严重影响,遗产保护与修复参与者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对传统物质材料的价值阐释、解读脆弱遗产材料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客观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人的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同时,要不断加强先进保护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自主研发与合作引进,努力推动中国石窟寺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由“个体保护”到“区域性整体保护”。
  针对水对石雕彩绘的破坏,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陈卉丽则提出了外界环境干预、内部环境调整、现存病害处理修复以及预防性加固防护等策略。
  当天,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史家珍作《龙门石窟保护研究实践》专题报告,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郭青林作《甘肃省石窟寺保存现状与对策研究》专题报告,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闫丁作《云冈石窟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治理与改善》专题报告,天津城建大学教授郭进京作《中国石窟寺岩体赋存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分区探讨》专题报告,伊朗德黑兰大学文学和人文学院考古系副教授穆罕默德·伊斯梅尔与伊朗考古学会理事会主席、考古学博士伊斯梅利·杰洛达作《伊朗石窟寺:研究、保护与展示的挑战与机遇》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