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285期 >2023-08-08编印

交出“何以中国”的重庆答卷
刊发日期:2023-08-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是“文化沙漠”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遍布巴渝大地的“无字地书”,给出强有力的回应:忠县中坝等遗址,记录了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东亚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井盐制盐历史;以宝顶山、北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等组成的宋元(蒙)山城遗址群,见证了史册里的风云变幻……
  文物无言,关于“何以中国”的追问却从不曾停歇: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
  鉴往而知来。回答好“何以中国”这个大命题,是在提醒我们不忘来路、坚定前行。今天,重庆要交出高分答卷,离不开三个“动作”。


  动作一:向下挖,用探寻真相的“铲子”,不断挖向历史纵深处。
  与财经、娱乐等更容易引发大众讨论的话题不同,考古——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里,似乎总与冷门、生僻,甚至是“没啥用”“不赚钱”等挂钩;还有人肤浅地调侃,“考古就是合法盗墓”。
  当然,考古工作绝不等同于简单的“向下挖”。尤其是在今天,各种高新勘探技术的运用,让考古的科技含量更足。但使用铁锹、镐头、手铲等传统工具,对考古现场进行发掘,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道工序简单却实用,更意义深远。
  重庆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1992年启动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考古工作。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提到:“加上三峡后续考古和漫长的资料整理与研究,三峡考古至少将延续三十余载,成为重庆百年考古的奇迹,多少人一生中最长的、最辉煌的时光留在这里,多少人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或将奉献给彪炳史册的三峡考古事业。”
  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要筑牢文物安全底线,落实主体责任,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统筹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同时强化数字化赋能,推动文物全生命链条数字化,更好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挖”出文脉,让巴渝文化的成色更足。多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重庆地区拥有覆盖整个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距今约200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猿人,是已知东亚最早的古人类化石。重庆还建立了长江上游唯一完整的新石器文化谱系,大溪文化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处以重庆境内遗址命名的古代文化,意义非凡。
  “挖”出信物,让中华民族统一多元的信源更强。在涪陵小田溪巴文化贵族墓群,考古学家提取出古代巴人的DNA;九龙坡冬笋坝遗址等地出土的精美文物,见证了巴国悠久灿烂的历史。巴文化在这里与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等交融互鉴,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特质的鲜活见证。
  “挖”出实证,让重庆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音量更大。合川钓鱼城等地,出土了20余枚13世纪中叶的铁火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爆炸性火器;忠县临江二队遗址,将我国的冶锌技术提前至明代中期,早于欧洲约4个世纪……通过考古,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看到,巴渝先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


  动作二:向好修,让修复文物的“妙手”,能够更专注地还原历史的面目。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蹿红。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纪录片走红后,想要报考到故宫修文物的人数激增。比如,2019年计划招收88名员工,实际报名人数却突破了4万。
  客观来看,“热”的表象之下,文物修复背后“冷”的基本盘,依旧没有彻底改变。文物修复的重要性无须多言,但文物修复在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待遇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掣肘。
  前不久,成都大运会开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总书记指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于重庆而言,文物修复同样面临着现实困境。特别是三峡工程启动以来,实施考古发掘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就多达994项,出土文物18.3万件。文物“医生”数量有限,等待体检、治疗的文物“病人”却源源不绝。
  文物是接续文明的重要实物载体,文物修复师的一双妙手,能够精准地还原历史。文物修复本身也是一件颇具矛盾感的事:一方面,它对专业性的要求高、标准严,培养周期长;另一方面,它也是寂寞、枯燥,甚至乏味的,付出与回报,时常还不能成正比。
  诚然,文物修复不是一门“赚大钱”的手艺。对文物修复师而言,要有甘心“坐冷板凳”的职业品格。更深层次地看,还是要拿出有诚意的“干货”,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文明的火种,始终保留在人的手上。
  修炼基本功,文物修复也要踩准时代节奏。近年来,科技助力重庆文物修复的趋势愈发显著。全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落户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引进考古CT仪等科技考古“大件”……文物修复的技术后盾,越来越强。
  修浚人才培养体系,畅通发展渠道。要“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重庆正在拿出更多“新招”:市级考古机构新增事业编制98名,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获教育部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
  修筑社会参与热情,让民众走近文物。提升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是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重庆在全国首创“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我在山城修文物”亲子研学活动……全民共享考古成果,助力文化传承走得更远。


  动作三:向外传,让讲好重庆故事的“声音”入耳更入心。
  如果说考古发掘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文物修复保存了文明的火种,那么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机构,就是收藏文明、讲好故事最重要的载体。
  重庆已成为“百馆之城”,正逐步向文博强市迈进。但也须指出,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文博场馆还不够多,有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的原创性、高品质展览较少,现有设施设备跟不上时代发展等短板,仍然客观存在。
  以博物馆建设为例,早在2022年重庆两会期间,有市政协委员就曾指出:“重庆是全国唯一没有省博物馆的地区。”在如今全国各大中心城市,陆续启动新一轮文化设施大建设的背景下,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之间的差距,有加大的趋势。
  当前,新建博物馆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去年底,总投资达21亿元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的上海博物馆东馆,计划于今年开放;将“宋韵”贯穿始终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也将乘着亚运会的东风,开门迎客……
  不难发现,博物馆“建设热”背后的相似点:建筑体量大、设计规格高、总投资不菲……以及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博物馆建设,体现出的不仅是文化软实力,更是地方政策、财政等硬实力。“惠民有感”,就是要见真章、出实效。
  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指出,重庆要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应推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一批重大文化地标,构建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传播,努力交出文化高分报表。
  搭建舞台,为讲好重庆故事创造更多“表演空间”。事实上,打造多个重量级文博场馆,已经出现在多份政策文件里。例如,《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显示,重庆博物馆新馆、大河文明馆等,均被写入重庆博物馆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中。重庆文博场馆迎来蝶变,未来可期。
  创新“舞美”,让重庆故事的传播方式更加“破壁出圈”。新的公共文化空间正在酝酿或已开工建设,今天的文博机构,也应在数字化建设、多媒体传播、文创IP打造、展览方式更新等“软件”领域,弥补短板,改进形式,多管齐下地讲好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动人故事。
  在一次次的考古发掘、文物修复、文博展览中,我们对于重庆历史的认知,也在一步步地走深。今人手里高擎的那支火炬,发出的微光,正在照亮深邃幽远的历史隧道,让我们得以一窥巴渝地区辉煌的古代文明。
  重庆交出的答卷,已经可以回答“何以中国”的命题。重庆正在书写的答卷,也将让“何以中国”的时代之问,走得更深、更远。 据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