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281期 >2023-08-02编印

云阳:延伸产业链条助推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
刊发日期:2023-08-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云阳报记者周光清谭启云
  近年来,云阳立足于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积极培育优质特色农业,通过不断补链强链延链,助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质增效,推动全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住地方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近日,在栖霞镇宏霖食品花椒种植基地,花椒迎来丰收季。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艳丽的青花椒挂满枝条,微风吹过,“椒”香扑鼻。椒农们手持剪刀穿梭于林间,随着“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一簇簇带着青花椒的枝丫应声而落。剪枝、装袋、捆扎……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在凤鸣、外郎、盘龙、栖霞等多个乡镇(街道)收购了总计80吨左右的鲜花椒。”宏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晓红介绍,鲜花椒小部分会做成干花椒,大部分会做成鲜花椒酱,“鲜花椒酱生产限制条件较多,很少有人做,市面上的花椒酱原料基本上都是用的干花椒。”
  谭晓红说,鲜花椒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氧化发黑和出油,因此运输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云阳的花椒基地分布较广,花椒种植历史较为久远,更重要的是,宏霖食品公司的花椒基地离工厂只有不到40分钟的车程,这给了她生产鲜花椒酱的底气。
  “我们做食品的,十分看重食品原料产地是否绿色天然,云阳的生态环境很好,食品原料的品质我很放心。”谭晓红表示,只要是云阳本地有的食品原料,公司就会尽量从本地收购,这样既能保证品质,又能节约运输成本,一举两得。除了青花椒,云阳本地出产的香菇、辣椒、银耳等食材原料也被宏霖食品等云阳农业龙头企业大量收购,开发出了各类调味料、预制菜、柠檬鸡爪、火腿肠、金耳菊花羹等农产品。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6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7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79家,其中国家级1家。成功创建宏霖食品等13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

优化生产工艺 助力提质增效
  近年来,针对农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情况,云阳县聚焦强特色、强链条、强功能、强主体,不断延伸产业链,构建“基地+产地初加工+园区精深加工”发展格局。恒顺重庆调味品有限公司作为江苏恒顺醋业在西南地区唯一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恒顺香醋、豆瓣酱和以火锅底料为主的复合调味品,是“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云阳县食品安全示范企业”。为持续壮大调味品特色产业链群,该公司积极实施项目改造,目前正着力建设年产10万吨调味品智能化生产项目,加快新品开发和工艺改进步伐,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
  “目前公司‘一菜一包’系列产品已出口美国,2022年销售值达1000万元,下一步,公司拟建7条万吨级生产线,力争实现产能翻番。”恒顺重庆调味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梦华介绍。作为云阳面业生产龙头企业,连年发食品公司一直以“敬业、精业、匠心”作为企业的信念,贯穿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30年来专注制面,将‘零添加’‘零污染’‘零化工’做到极致,才能实现面条质量稳定、口感清爽、劲道好吃、久煮不烂。”公司总经理冯小艳说,公司引进国外低温慢速干燥法,严格按照干燥温度不超过35℃,距离为400米左右,时间为7—8小时的工艺要求,模仿自然干燥,形成制面精髓的“工艺标准”,不仅生产稳定,而且产品质量可靠。云阳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计划实施市场主体三年倍增计划、扶持辐照及检测平台建设、支持一批产地初加工发展等多项措施,推动本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升级,全力推动云阳农业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从线下到线上提升品牌影响力
  “我们的面条配料干净,煮了不糊汤,十分好吃,喜欢吃面条的家人们点击右下角购物袋……”在“天生云阳”农产品电商中心二楼的直播间,几位工作人员有序忙碌着,他们正通过抖音直播间介绍云阳小面、羊肚菌、鲜花椒酱等农产品。
  “天生云阳”农产品电商中心去年11月正式开始运营,主要承接了农高集团农产品线上销售业务。目前,电商团队有15人,涵盖直播、运营、客服、采购和库房管理五个部门,已初步具备标准化电商中心形态。
  “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线上销售模式,稳步提升直播带货销量,持续擦亮‘天生云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天生云阳”公司副总经理李艳说。
  宏霖食品公司跟“天生云阳”农产品电商中心也进行了合作。“网红爆款无骨鸡爪,每天有3000单至5000单的销售量,近一个月销售额就达到130万元;鲜花椒酱每天的销量在2000单左右,年销售量在10万瓶以上,年产值预估在100万元左右。”谭晓红介绍。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云阳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不断培育壮大云阳县特色农业,坚持把食品加工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建立“1+ 7+6”的工作推进机制,把云阳建设成休闲食品之都、调味品之都;计划实施市场主体三年倍增计划、扶持辐照及检测平台建设、支持一批产地初加工发展等多项措施,推动本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升级,全力推动云阳农业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