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历法
陆沼言,笔名陆煦耳,2000年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著有《后山》《小狗欢欢》《鱼背上的星星》等中短篇小说、散文,发表于《青年作家》《兰州日报》《少年先锋报》《初中生》《今日教育·读写舫》等主流报刊杂志。
一个文学怪才风华正茂地向我们走来。
陆沼言,一颗文学新星正冉冉上升!
其实,陆沼言只是大足区作协一个小会员,一个高二学生,一个默默无闻的文学小青年,除了他的老师、同学和家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和他的文学作品。因为,他刚刚起步,仅仅只是在《中国少年先锋报》《读写坊》《小作家》《初中生》《初中生文苑》《春晖》《大足文艺》等报章杂志发表了一些作品。
然而,他起点之高,令我讶然失色!令多少写作了几十年的人汗颜!
他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世界,他的语叙方式、语言风格和文采远胜过无数省级作协会员。一支剑走偏锋的文笔,已然具备了十分独特的文学个性,正逐渐呈现出初具匠心独运的言说风格。
我在编审《大足文艺》2017年夏季号时,第一次接触到他的作品,感到十分惊喜,紧接着《大足文艺》秋季号就以“首推看台”栏目隆重推出了他的专辑。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他的创作之中,无论是《鱼背上的星星》《煦狐传》《再来听你讲故事》等童话故事,还是《后山》《桥》《我有一壶酒》等现实主义作品,都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迹;不管是写妖,或是写人,其题旨的核心指向都是人性的颂扬;不管是喻指,或是实指,其落脚点都是真善美的中华优秀传统在人们心底扎根。
陆沼言,一个略有听障残疾的少年写作者,如何具备这样大能量的锐意创作,他幼稚的心灵又怎样承载成人社会诸多的暗疾!
作为一个长辈读者,我只能以几十年风霜浸淫的老眼光,阅读一部曦光霞彩辉耀的新篇章。应该说,家庭和社会是他课堂教材以外的两本课外读物,却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深极重的阴影,他需要寻求光明,需要倾诉,需要寄托,于是他面荧屏而思,打开心闸,心涛情波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现实主义文字可以一吐为快,那些事,那些想法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滚滚东流去;而倾尽了心底积郁,生活还是一副老面孔,家庭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社会原来是什么现状,现在还是什么现状,特别是人们在社会转型期发生思想裂变时遗留下来的那些与社会蓬勃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相悖的落后思潮和观念仍在蔓延,不良社会风尚的现象并未改观。尽管如此,他仍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和文学方向,义无反顾地走向心中那个光明世界。同时,他惊喜地发现,浪漫主义文字却可以改变这一切,在浪漫主义的文字里,什么希望都可以实现,什么奇迹都会发生,他幼小的心里希望的世界都会在浪漫主义笔下春光明媚。缘此,他确定了起步阶段的创作形式和走向,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写作就这样同时出现在陆沼言的笔下,出现在当下万花筒式的文坛。
这篇短文暂不论及陆沼言作品的艺术性,只就作品的文学思想试说一二。
在他的童话世界里,煤气泄漏的死亡事件美得让人心碎;煦狐以加速自己生命消亡为代价拯救人们晦暗的心灵而又是那么执着且无怨无悔;乐于助人的小雪人消失时是那么美丽动人……一个少年的童话世界的星光闪烁在成人社会的暗夜!
还是让我们一同走进陆沼言的童话世界吧——
《鱼背上的星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和悲惨的故事:小镇里一个没有父母的八岁的小女孩因煤气泄漏而亡。小说的字里行间没有死亡的字,更无死亡的气息,有的只是让人欣喜的如梦似幻的优美的语境中语言舒缓的流动。
“‘跟随亮光的引导穿过光之森林,你就会找到那条背着星星的鱼。如果你通过了水精灵的考验,就会得到鱼儿的星星,然后你可以实现你的一个愿望,或者和你爱的人,在城堡里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每次虫虫读到这里,都会在脑海里痴痴地幻想着她和爸爸妈妈重见的美好场景,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房间傻笑着。”
“在一个平淡的晚上,虫虫照常拿出了那本故事书,无意的一瞥,看到窗外有一个光点。虫虫一下想起了故事里的情节,着急地打开门追了出去。月光像水一样流进屋内,软绵绵的,还带着些烤面包的香味。虫虫迫不及待地向飞走的光点追去。”
悲剧已然发生。一个平淡的晚上,虫虫在泄漏的煤气中恍如隔世,正急速地向光点飞去的方向追去(实际上窒息正引导她坠入死亡的深渊)。而小说却给予了虫虫走向一个向往的美丽的光明世界,随着森林里背上有星星的小鱼前去(事实是虫虫继续沉入死亡深渊的谷底),“虫虫欣喜地伸出手,‘小鱼啊,请把你的星星送给我吧。’鱼儿仿佛听懂了她的话,尾巴轻轻地摆动一下,背上的一个鳞片便化作了一颗明亮的星星轻轻地落在了虫虫的手中。虫虫紧紧地握住鳞片,闭上眼睛许下了她一直渴望的愿望,泪水落下,滴进了池子里。”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她人生还没来得及绽放美丽的这个世界。
那些留守儿童,或被弃幼儿,本该属于他们的欢乐而幸福的时光过早地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不奢求,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可是,当下社会那些身边没有父母的儿童多少个夜晚数着星星到天明,眼望穿,泪流干。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啊!更何况虫虫的父母“在她八岁时就离开了,像蒸发掉的水一样,不会再回来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就这样凄惨地借助煤气泄漏的“天赐良机”,“紧紧地握住鳞片,闭上眼睛许下了她一直渴望的愿望”:与爸爸妈妈团聚。
《再来听你讲故事》,是又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小雪人,为了一株向日葵能快乐地生长在阳光里,他怀抱着小葵奔向阳光。“才跑十几步,小雪人就想起了,自己不能在阳光下行动,不然,不然就会像妈妈一样消失的。他回头看了一眼大榕树,又看着怀里的小葵,只要他愿意,他还有机会跑回去的。而到前面向日葵丛的路,显然到达了,就回不来了。小雪人没有犹豫,向着太阳的方向,奔跑了起来。跑着跑着,小雪人的腿越来越短,留下两行水迹,一直没了腿,他就用头顶着花盆,用手往前爬,一步两步,他的眼睛,也看不见了。他的身上火热火热的,这是雪人最讨厌的感觉,但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他能感到身上的温暖,从而找到太阳的方向,慢慢地,慢慢地,冰花盆融化了,小葵刚好随泥土落在向日葵丛里。小雪人只剩一个脑袋了,他保持着那永远的微笑,用那已经失明的双眼看着小葵。‘小葵,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为你讲故事,但是你要好好地活下去呀。’”哪怕他在生命即将消失的那一刻,他仍在关心着小葵,希望她活得开心幸福,他深情而依依不舍地“用那已经失明的双眼看着小葵。‘小葵,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为你讲故事,但是你要好好的活下去呀’”。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事”。
再来读一篇寓意深刻更具社会现实意义的小说《煦狐传》,说的是“上古时期,有一种妖物,名曰煦耳,又称煦狐”。有这样一只小煦狐,五百年后他渐渐开始变得虚弱,但他仍不愿吞食人的元气而让自己长生不老,仍然一如既往地帮助人类。他看见一个小男孩为救母亲寻一味叫断肠草的药而坠崖身亡,“看着男孩的尸体,眼睛大大地睁着,望向上面的光,透射下来洒在他的身上,手里还紧紧抓着那株断肠草。我沉默不语,一个念头在心中生成。我也快死了,不如,就以加速死亡的代价,救回这个孩子吧。我将自己的魂魄与妖气全部灌入男孩的身体,这对于我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意识消失的那一瞬间,我笑了”。小煦狐为了救一个小男孩就这样失去了知觉,失去了意识,然而长久的黑暗过后,他突然又活了过来。“在一个山洞里,我重新修炼了一个肉体。这时我发现,体内的妖气,似乎不再邪恶,变得有些灵气的感觉,显然,我获得了多少煦狐都渴望获得的能力:长生。”多么意外而欣喜不已的千载难逢的机缘,是多少煦狐梦寐以求而不得的高兴事啊。“即使如此,我还是高兴不起来,还有太多人的心等着我去拯救。”是啊,这个社会还有太多人的心需要去拯救……而小煦狐仍无怨无悔地一如既往地坚定地一路走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因为他和小雪人一样“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事”。
作品的结句尤为精彩,寓意极其深刻:“我是一只妖,我叫陆煦耳。”多么辛辣的讽刺啊!一只妖都有一颗真善美的心,一生始终如一地为拯救人心而永不放弃。而我们人类呢?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人的心呢?扪心自问吧,连一只妖都不如的人,你的人生还有意义吗?你也配享受人民的劳动成果吗?你还有资格和脸面活在这个世界吗?当下社会那些残存的不良风气,在陆沼言的童话世界荡然无存。
陆沼言的童话世界充溢着无尽的正能量,那么,其现实主义作品呢?
《桥》中的母亲,生病后一直想回从教三十年的乡村小学去看看,带病回校又在学校去世的过程,恰似真善美的T型台:先是为母亲回校忙上忙下后为救学生被卷入洪流中的现任校长、两位女教师面对奔腾咆哮的洪水吓得面容失色“却仍然死死抓住孩子的手”,还有那些为实现母亲修复废弃石桥方便学生上下学的遗愿而从城里自愿赶回乡村的农民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的光芒。
《我有一壶酒》同样盛满善良、友情相融一体的人性最根本的元素:两个互不相关的男女,以各自心里的那份善演绎了人间至醇的友情。小镇旅馆里,住着一个癌症晚期的流浪歌手,他为避免家人的辛劳和心碎的伤感,从上海来到了这里;另一个是为有一个清静的写作环境而来到这里的女青年,他们先是由吉他和歌声的噪声引起的不愉快开始相识,继而互相关切并主动为对方排忧解难。当歌手张三知道自己生命的大限到来,便“收拾好了行李,踏上了去看海的旅途”,并沿着女青年作品中描写的情景去江南看海和穿旗袍的女子,他每日都给她发回短信和更新的旅程,并在某天玩笑式地留言说在某处为她留下了价值连城的纪念品。当“他终于无法再忍受癌症晚期的痛苦,选择了解脱。他家人来把他接走了”,青年女作者竟然“买了去浙江的机票,特地穿着旗袍”重走一遍张三的旅程。“我顺着他的笔记记录找到了那家酒馆,趁着周围没人,蹲下扒开了他说的记号的石板一看,是一瓶红星二锅头。‘有病。’我笑骂了一句,把酒倒进了江南水里。”
“站起了身子,我听见张三沙哑的歌声从巷子深处飘出来,像幽幽的酒香。我盯着小巷深处看了许久,但还是没进去。因为我知道里面没有海,而张三早就用一条绳子当了船票,去看他自己的海了。”
多少思想,多少内涵都深蕴其中,包括那沉重的生活和心情,尾节更是道尽人世沧桑和对朋友无尽怀念。而呈现这一切内容的文字却十分轻松自如,甚至连张三终结生命的方式也表现得非常艺术。
陆沼言小说凄婉动人,文采优美,其结构布局、创作手法、语言风格、意蕴题旨等文学技艺全都自然而然地溢出了字里行间。需强调的是,其文章特别注重起承转合,切入点极佳,结尾文字轻松愉快、意味深长,且表意含而不露。这是多少成人作者都难做到的。
我这样肯定一个毫不知名的文学小卒,肯定会背上瞎吹盲捧的嫌疑。但,我的的确确是说出了大实话(有作品作证)。也许是举荐,希望文学事业有更多更年轻的后来人,也许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走进他的文学世界,一个真善美的光明世界。陆沼言作品中的很多事件,以及那些事件的背景都沉重得让人的心滴血,而所有主人翁的内心都是光明的,他们的言行都是满满的真善美。
诚然,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陆沼言,其作品稍显稚嫩和轻盈,再沉淀一下,假以时日,笔触定会愈加老练和辛辣,意蕴更厚重,作品的人道主义精神将会凸显出更加深刻的社会性!